八蜡

词语解释
八蜡[ bā là ]
⒈ 周代每年农事完毕,于建亥之月(十二月)举行的祭祀名称。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每年农事完毕,于建亥之月(十二月)举行的祭祀名称。按,八蜡之神诸家解说不一。 三国 魏 王肃 分猫虎为二,而去昆虫; 宋 陈祥道 则去昆虫而增百种; 吕大临 则去先啬、昆虫而增百种,又分猫虎为二。见 钱大昕 《潜研堂集·答问五》。
引《礼记·郊特牲》:“八蜡以记四方,四方不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
郑玄 注:“四方,四方有祭也。其方穀不熟,则不通於蜡焉,使民谨於用财。蜡有八者:先嗇一也,司嗇二也,农三也,邮表畷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
孔颖达 疏:“言蜡祭八神,因以明记四方之国,记其有丰稔有凶荒之异也。”
国语辞典
八蜡[ bā zhà ]
⒈ 蜡,周代田事完毕后由官方所举行的祭祀典礼。八蜡为祭拜先啬、司啬、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昆虫八种神明。
引《礼记·郊特牲》:「八蜡以祀四方。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
分字解释
※ "八蜡"的意思解释、八蜡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八蜡”:
意思:
“八蜡”是指古代中国民间祭祀活动中所供奉的八位神祇,这八位神祇代表了不同的自然现象和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在古代,农民为了祈求丰收和自然界的和谐,会举行祭祀活动,其中就包括对八蜡的祭祀。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直接收录“八蜡”一词,但根据其上下文,可以推测“八蜡”与古代祭祀活动有关。
出处:
“八蜡”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等古代文献中,具体描述了古代祭祀八蜡的习俗。
同义词:
八神
八蜡神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因为“八蜡”是一个特定的祭祀对象集合。
相关词语:
祭祀
农业神
祭品
祭坛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八蜡”在网络上可能没有特别著名的典故,但在古代文化中,八蜡祭祀是与农业生产、自然崇拜紧密相关的活动,因此与农业、丰收、祭祀文化等相关的故事和传说可能会涉及到八蜡。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老的乡村,每逢丰收季节,村民们便会举行盛大的八蜡祭祀,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相关词语
- bā chéng八成
- bā lù jūn八路军
- bā jié tān八节滩
- dì bā第八
- mǎ bā èr马八二
- qiān ér bā bǎi千儿八百
- bā zhèng dào八正道
- bā tǐ shū八体书
- bā jié fēng八节风
- tǔ mù bā土木八
- bā bǎi lǐ八百里
- jiáo là嚼蜡
- èr bā二八
- bā fāng八方
- bā jié八节
- luàn qī bā zāo乱七八糟
- qī dǎ bā七打八
- lǐ bā bǎi李八百
- yī bǎi bā一百八
- zhèng jīng bā bǎi正经八百
- bā hé shí八合识
- wèi tóng jiáo là味同嚼蜡
- dà bā chéng大八成
- tuán shā jiáo là抟沙嚼蜡
- yī bǎi bā shí dù一百八十度
- bā yīn八音
- bǎi bā wán百八丸
- bā dàn八石
- sì zhì bā dào四至八道
- bā jiǎn cán八茧蚕
- qī dà bā七大八
- bā zì tiè八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