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ng

邦域


拼音bāng yù
注音ㄅㄤ ㄩˋ

邦域

词语解释

邦域[ bāng yù ]

⒈  疆土;国境;区域。

引证解释

⒈  疆土;国境;区域。

《论语·季氏》:“夫 顓臾,昔者先王以为 东蒙 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后汉书·儒林传论》:“其服儒衣,称先王,游庠序,聚横塾者,盖布之於邦域矣。”
唐 刘知几 《史通·题目》:“其有 魏 世邻国编於 魏 史者,於其人姓名之上,又列之以邦域,申之以职官,至如 江 东帝主。”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转走五郡,盖十年矣,未尝敢有半言片辞,求去邦域之任,而冀陪朝廷之仪。”

国语辞典

邦域[ bāng yù ]

⒈  疆域、国土。也作「封略」、「封疆」、「封域」。

《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分字解释


※ "邦域"的意思解释、邦域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邦域”的意思:

“邦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范围。它通常用来指代一个国家或政治实体的地理界限。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邦域”的解释为:“国境,疆域也。”

出处:

“邦域”这个词语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例如,《左传》中有“齐、鲁、卫、郑,此四国者,地近邦域,人相亲近”的记载。

同义词:

国境、疆域、领土、版图

反义词:

无明确反义词,但可以相对的如“海外”、“境外”等。

相关词语:

国家、领土、边疆、边境、行政区划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邦域”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的边疆防御,如“长城万里,邦域无疆”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邦域之内,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