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刻

词语解释
半刻[ bàn kè ]
⒈ 一刻之半。古代以铜漏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半刻约当今七分十二秒。
⒉ 表示短暂的时间。
引证解释
⒈ 一刻之半。古代以铜漏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半刻约当今七分十二秒。
引南朝 宋 何承天 《上历新法表》:“按《后汉·志》,春分日长,秋分日短,差过半刻。”
⒉ 表示短暂的时间。
引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但连‘还阳半刻’都知道,究竟还不失其‘聪明正直之谓神’。”
王安友 《协作》:“﹝他﹞站了半刻,就转身向庄里走去。”
国语辞典
半刻[ bàn kè ]
⒈ 一刻时间的一半。比喻极短的时间。
引《红楼梦·第七回》:「略待半刻,见王夫人无话,方欲退出。」
《红楼梦·第五六回》:「众媳妇听了,忙去了,半刻围了宝玉进来。」
分字解释
※ "半刻"的意思解释、半刻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哥哥近年来成天东奔西走,没有半刻功夫做自己的学问,所以一点长进也没有。
2.哥哥近年来成天东奔西走,没有半刻功夫做自己的学问,所以一点长进也没有。
3.不出一时半刻,他便又活蹦乱跳,浑身充满精力,一套通背拳法,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便能够轻松掌握了。
4.呆了半刻,我恍然大悟,立即以神七的速度飞跑进教室……
AI解释
词语“半刻”的意思:
“半刻”是古代时间单位,一刻等于一刻钟,即15分钟。因此,“半刻”就是指15分钟的一半,即7.5分钟。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刻”字有多种解释,包括时间单位、雕刻、刻印等。关于“半刻”,虽然没有直接解释,但根据“刻”字的含义,可以推断“半刻”是指时间上的一个短暂单位。
出处:
“半刻”作为一个时间单位,并没有具体的出处文献,它是古代计时习惯中的一个术语。
同义词:
半刻钟
七分半钟
七点五分钟
反义词:
一刻钟(15分钟)
一小时(60分钟)
一天(24小时)
相关词语:
时辰
刻漏
时辰钟
分秒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半刻”作为一个时间单位,并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出现用“半刻”来描述时间的场景。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迟到了半刻,错过了会议的开始。
相关词语
- shí kè时刻
- yī kè一刻
- bàn xìn bàn yí半信半疑
- wú shí wú kè无时无刻
- bàn bǎi半百
- yī bàn一半
- bàn hé ér半合儿
- liú bàn nóng刘半农
- shēn kè深刻
- shí shí kè kè时时刻刻
- shī kè诗刻
- kè shí刻石
- piàn kè片刻
- bàn shù半数
- bàn diǎn半点
- bàn zhí mín dì半殖民地
- yī diǎn bàn diǎn一点半点
- shì bàn gōng bǎi事半功百
- bàn shēn xiàng半身像
- kè kǔ刻苦
- shí kè石刻
- bàn huì半会
- diāo kè雕刻
- lì kè立刻
- cǐ kè此刻
- jí kè即刻
- chū kè初刻
- mù kè木刻
- cān bàn参半
- yī xiē bàn xiē一些半些
- shí kè蚀刻
- bàn lù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