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ān máo
注音ㄅㄢ ㄇㄠˊ
词语“班茅”:
意思:班茅指的是一种茅草,古代常用来编席或做草鞋。在文学作品中,班茅有时也比喻贫贱或简朴的生活。
康熙字典解释:班茅,草名。《尔雅·释草》:“班茅,茅。”郭璞注:“今之白茅也。”
出处:《尔雅·释草》
同义词:茅草、白茅
反义词:锦绣、华美
相关词语:茅屋、茅厕、茅山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由于“班茅”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多用于形容贫贱生活,因此与之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可能较少。但在一些古代诗词中,班茅常与简朴、贫寒等意象相联系。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句,就描绘了草原上茂盛的班茅景象。
造句:在这个偏远的山区,村民们依然过着班茅为屋、粗茶淡饭的简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