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áo shǎo
注音ㄅㄠˊ ㄕㄠˇ
⒈ 稀少;微薄。
⒈ 稀少;微薄。
引三国 蜀 诸葛亮 《又与孙权书》:“所送白毦薄少,重见辞谢,益以增惭。”
唐 韩愈 《寄卢仝》诗:“俸钱供给公私餘,时致薄少助祭祀。”
宋 苏轼 《吕承奉读书作诗不已贫甚》诗:“为语里长者,德齿敬已古。如翁有几人,薄少可时助。”
词语“薄少”的意思:
“薄少”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数量少或程度浅。可以指物质的数量不多,也可以指人的情谊、帮助等不深或不频繁。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薄”字的解释包括:少,不厚,不深,不厚道等意。而“少”字则直接表示数量不多。因此,“薄少”合在一起,就是指数量少或程度浅。
出处:
“薄少”这个词语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根据“薄”和“少”这两个字的意思组合而成的。
同义词:
稀少
稀疏
稀有
少量
反义词:
丰富
充足
众多
丰富
相关词语:
薄弱
薄利
薄礼
薄情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直接与“薄少”相关,但可以想象一些场景,比如在讨论某人的帮助或支持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语。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的藏书虽然薄少,但都是精华。
这句话意味着虽然他的藏书数量不多,但每一本书都是很有价值、很有深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