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版

词语解释
碑版[ bēi bǎn ]
⒈ 亦作“碑板”。
⒉ 碑碣上所刻的志传文字。
⒊ 泛指碑碣。
⒋ 指拓印的碑帖。
⒌ 书法中北碑一派。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碑板”。
⒉ 碑碣上所刻的志传文字。
引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图牒復摩灭,碑版谁闻传。”
唐 杜甫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干謁走其门,碑版照四裔。”
唐 李邕 《岳麓寺碑》:“碑板莫建,轨物未宏。”
宋 叶适 《赠徐灵渊》诗:“碑板荒唐久,遄看走四邻。”
清 冯桂芬 《复庄卫生书》:“惟碑板之作,前贤成式具在,身处后代,不宜偭规矩而改错。”
清 邓汉仪 《平淮西碑》诗:“雪夜功成罢鼓声, 昌黎 碑版照 淮西。”
⒊ 泛指碑碣。
引清 陶澂 《登恒山》诗:“幽緲岳灵何所寄,岿然碑版覆苔红。”
⒋ 指拓印的碑帖。
引唐 李绰 《尚书故实》:“高祖太武皇帝 本名与 文皇帝 同上一字,后乃删去,尝有碑版,凿处具在。”
宋 桑世昌 《兰亭博议·高宗皇帝》:“因出其本,令精意钩别,付碑版以广后学,庶几彷彿不坠于地也。”
胡适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鼎彝、泉币、碑版、壁画、雕塑、古陶之类,虽缺乏系统的整理,材料确是不少了。”
⒌ 书法中北碑一派。
引清 钱泳 《履园丛话·书画·赵松雪》:“惟碑版之书则不然,碑版之书,必学 唐 人,如 欧、褚、颜、柳 诸家,俱是碑版正宗,其中著一点 松雪,便不是碑版体裁矣。”
严复 《救亡决论》:“鄙摺卷者,则争碑版篆隶之上游;薄讲章者,则标 汉 学考据之赤帜。”
国语辞典
碑版[ bēi bǎn ]
⒈ 刻有文字的碑石或石碑上的刻文。
引《文选·谢灵运·入华子岗麻源第三谷诗》:「图牒复摩灭,碑版谁闻传。」
分字解释
※ "碑版"的意思解释、碑版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碑版”的意思:
“碑版”指刻有文字或图像的碑石和版(版画)。多用于古代,是指刻有文字的碑石和印刷用的木板。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碑版”的解释是:“碑版,刻碑之木也。古者刻碑,皆以木为之,故曰碑版。”
出处:
“碑版”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如《汉书·艺文志》中有“碑版之文”的说法。
同义词:
碑刻
碑文
版画
反义词:
非石非版
相关词语:
石碑
木版
印刷
文物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碑版”一词较为古老,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古代,一些碑文记载了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名人名言,成为后世研究和了解历史的珍贵资料。
用这个词语造句:
经过数十年的风雨洗礼,这座古老的碑版上刻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见,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相关词语
- bǎn běn版本
- gǎi bǎn改版
- bǎn tú版图
- miào bēi庙碑
- bǎn quán版权
- bǎn miàn版面
- zhèng bǎn正版
- mù bǎn木版
- chū bǎn出版
- shí bēi石碑
- kǒu bēi口碑
- shēn bǎn身版
- bēi tiè碑帖
- wén huà shēng huó chū bǎn shè文化生活出版社
- bēi míng碑铭
- wèi bēi魏碑
- pǔ jí bǎn普及版
- fù bǎn负版
- shù bēi树碑
- jiè bēi界碑
- bēi jié碑碣
- bǎn xíng版行
- chū bǎn suǒ出版所
- bǎn shì版式
- yī bǎn一版
- yuán bǎn原版
- zhì bǎn制版
- zhuàn bēi撰碑
- chū bǎn zhě出版者
- tū bǎn凸版
- shā bǎn沙版
- yàn bēi赝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