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èibīng

备兵


拼音bèi bīng
注音ㄅㄟˋ ㄅ一ㄥ

繁体備兵

备兵

词语解释

备兵[ bèi bīng ]

⒈  指驻守的军队。亦谓驻守军队。

引证解释

⒈  指驻守的军队。亦谓驻守军队。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后 羽 讨 樊,留兵备 公安、南郡。

蒙 上疏曰:‘ 羽 讨 樊 而多留备兵,必恐 蒙 图其后故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禨祥·地震》:“先大父曾备兵其地,知之最详。”

分字解释


※ "备兵"的意思解释、备兵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同时对钱师爷献策有功,岳和声当场给以褒奖,超升钱同钱与光,巡抚衙门赞画,授七品,报备兵部。


AI解释


词语“备兵”的意思:

“备兵”指的是准备或调集兵力,通常用于军事行动前的准备工作。它强调的是对兵力的准备和部署,以确保战斗或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备”字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为“准备”,而“兵”字则指军队。因此,“备兵”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应为“准备军队”。

出处:

“备兵”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如《史记》、《汉书》等历史书籍中都有提及。

同义词:

调兵

部署兵力

准备军力

反义词:

缺兵

撤兵

撤离兵力

相关词语:

军事部署

战略规划

兵力调动

军事演习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备兵”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五丈原布下八阵图,调兵遣将,准备与司马懿对抗。这个故事中“备兵”一词体现了诸葛亮对军事行动的周密准备。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备兵,加强国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