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àn

避难


拼音bì nàn
注音ㄅ一ˋ ㄋㄢˋ

繁体避難
词性动词


避难

词语解释

避难[ bì nàn ]

⒈  逃离战争或动乱不安的地方。

take refuge;

⒉  寻求庇护所。

seek asylum;

引证解释

⒈  谓躲避灾难或迫害。

《韩非子·说林上》:“庆封 为乱於 齐 而欲走 越,其族人曰:‘ 晋 近,奚不之 晋 ?’ 庆封 曰:‘ 越 远,利以避难。’”
《三国志·魏志·袁涣传》:“遭天下乱,避难 交州。”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三折:“这的是我避难的机谋,趓灾的见识。”
机灵 《香雪海·感激与祝愿》:“我正在 香港 政治避难,并参与筹备 香港 《文汇报》的创刊。”

⒉  谓避开困难。

《孔子家语·屈节》:“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
唐 韩愈 《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其守官恭慎举职,其朝献奉父命不避难。”
《元史·良吏传一·卜天璋》:“天璋 曰:‘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
戴裔煊 《宋代钞盐制度研究》第二编第六章四:“客贩钞盐,趋易而避难。”

国语辞典

避难[ bì nàn ]

⒈  逃避灾难或迫害。

《三国演义·第一〇回》:「嵩自陈留避难,隐居瑯琊。」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时多失意之人,安知其不因避难而来此地?」

避乱 避秦 逃亡 亡命

分字解释


※ "避难"的意思解释、避难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20世纪初叶,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多次到五峰山韩文公祠避难并写下大量诗文。

2.这个由纳粹创办的,非同寻常的犹太人避难所,又叫作特莱西恩巴德,在欧洲颇有名气.

3.并从微观的角度,归纳出遇难船避难习惯的构成要素,以及遇难船主张避难权应当承担的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

4.巴西警告洪都拉斯临时政府不要攻击其驻特古西加尔巴大使馆。目前,洪都拉斯被罢免总统塞拉亚正在巴西使馆内避难。

5.据报道,目前洪水仍未退去,局部地区水深2米,巴厘巴板市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中断,机场被迫关闭,当地政府已经准备了数个配有食物和饮用水的避难所。

6.避难趋易、初中淡化理科是原因。

7.任何一个人,只要他对过去年间的经济危机仍然记忆犹新,那么对于最近有关新兴市场就是金融世界的新避难所的说法,他会认为有些异想天开了。

8.“阮籍胸中垒块,故需酒浇之”,既是政治避难术,也是其本性使然。

9.在这个帐篷里避难的两天,也是她最难过的两天,不是因为短吃少穿,而是因为看着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尸体从这里被抬出去。

10.不过仍有大量避难所是不接收宠物的,因此瓦萨同时告诫人们,必须关注寄宿点有没有接受宠物的相关设施或酒店,安全区内有没有住着亲朋好友,或其他的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