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ǐngjié

秉节


拼音bǐng jié
注音ㄅ一ㄥˇ ㄐ一ㄝˊ

繁体秉節

秉节

词语解释

秉节[ bǐng jié ]

⒈  持节。节,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

⒉  保持节操,守节。

⒊  犹秉性。

引证解释

⒈  持节。节,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

宋 欧阳修 《武恭王公神道碑》:“秉节治戎,出征入卫。”
明 杨柔胜 《玉环记·延赏庆寿》:“秉节传旌承圣宠,心存一点丹衷。”

⒉  保持节操,守节。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执德秉节数十年,其亦可谓君子之女。”

⒊  犹秉性。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二》:“王竑 秉节刚劲,可寝大姦。”

分字解释


※ "秉节"的意思解释、秉节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秉节”的意思:

“秉节”是一个汉语词汇,原指持节,即古代使者所持的符节,引申为保持节操、节度或节俭。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人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秉节”的解释为:“持节也。谓执符节以行,不失其正。”

出处:

“秉节”这个词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例如,《后汉书·孔融传》中有“融秉节不挠,遂以忠义显”的记载。

同义词:

坚持、守节、恪守、节操、正道等。

反义词:

变节、堕落、失节、败坏、不守等。

相关词语:

节操、正气、廉洁、正直、坚守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秉节”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常常与古代忠臣、节妇的形象相关联。例如,南宋名将岳飞被俘后,宁死不屈,坚守节操,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

造句:

他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秉节不渝,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

这个句子通过描述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体现了“秉节”一词的坚守节操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