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mín

兵民


拼音bīng mín
注音ㄅ一ㄥ ㄇ一ㄣˊ

兵民

词语解释

兵民[ bīng mín ]

⒈  指壮丁。

⒉  士兵和民众。

引证解释

⒈  指壮丁。

宋 苏舜钦 《吴越大旱》诗:“復闻籍兵民,驱以教战力。”

⒉  士兵和民众。

毛泽东 《论持久战》:“兵民是胜利之本。”

分字解释


※ "兵民"的意思解释、兵民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居恒指画某地兵民强弱,帑藏多寡,洞如观火,实阴有觊觎之心。

2.李世民是一代马上皇帝,他即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又有虑怀若谷,视兵民如子的政治家风度。


AI解释


词语“兵民”的意思:

“兵民”指的是士兵和民众,泛指国家的武装力量和广大人民。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兵民”没有直接的解释,但根据字典对“兵”和“民”的解释,可以推断“兵民”的含义。其中,“兵”指军队、士兵,而“民”指人民。

出处:

“兵民”一词并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由“兵”和“民”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泛指军队和民众。

同义词:

士兵百姓

军民

反义词:

无兵无民

相关词语:

军队

民众

兵力

民心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名叫林则徐的将领,他主张实行“兵民合一”的政策,即加强军队与民众的联系,共同抵抗外敌。这个故事体现了“兵民”紧密团结的重要性。

用这个词语造句:

我国实行兵民合一的政策,军队与民众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