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ǐngshòu

禀受


拼音bǐng shòu
注音ㄅ一ㄥˇ ㄕㄡˋ

繁体稟受

禀受

词语解释

禀受[ bǐng shòu ]

⒈  亦作“禀受”。

⒉  犹承受。旧常指受于自然的体性或气质。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禀受”。犹承受。旧常指受于自然的体性或气质。

《淮南子·修务训》:“各有其自然之势,无稟受於外。”
汉 王充 《论衡·气寿》:“非天有长短之命,而人各有稟受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二:“运行无穷期,稟受气苦异。”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浩 问 刘惔,自然无心於禀受,何为善人少恶人多?”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士大夫癖性》:“盖好尚悬絶,各出稟受,何必尽同。”

国语辞典

禀受[ bǐng shòu ]

⒈  承受。

《淮南子·修务》:「各有其自然之势,无禀受于外,故力竭功沮。」

⒉  天所赋予人的体性。

汉·王充《论衡·气寿》:「非天有长短之命,而人各有禀受也。」

分字解释


※ "禀受"的意思解释、禀受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禀受”的意思:

“禀受”一词通常用于书面语,指的是承受、接受或受到某种东西或影响。它可以指自然条件、教育、熏陶等多种形式的影响。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禀受”的解释为:“承受,接受也。”

出处:

“禀受”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常见,其出处较早,但具体出处难以明确指出。

同义词:

承受、接受、受到、接纳、蒙受、承受着、遭受

反义词:

拒绝、摒弃、排斥、违背

相关词语:

禀赋、禀性、禀养、禀受之力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禀受”较为正式,且其相关故事或典故不常见,这里无法提供具体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造句:

他的成功不仅得益于自身的努力,还因为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说他是受益于父母的悉心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