ǒu

比耦


拼音bǐ ǒu
注音ㄅ一ˇ ㄡˇ

比耦

词语解释

比耦[ bǐ ǒu ]

⒈  并肩耦耕。指耕田者。语本《仪礼·大射》:“遂比三耦。”

引证解释

⒈  并肩耦耕。

《左传·昭公十六年》:“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
杜预 注:“用次更相从耦耕。”

⒉  指耕田者。

清 龚自珍 《农宗答问第五》:“诛其大宗,放流其羣宗,取其田以食兴王之宗室、亚旅、比耦也。不能,姑徙之。”

⒊  比耦,谓射礼中,选择二人为一组。

语本《仪礼·大射》:“遂比三耦。”
郑玄 注:“比,选次之也。”
明 李东阳 《绍兴府学乡射圃记》:“射,艺类也,君子所不可缺……宾主有分,比耦有数。”
清 夏炘 《学礼管释》:“凡未射之先,司射先比耦。比,训选择。”

分字解释


※ "比耦"的意思解释、比耦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比耦”的意思:

“比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成双成对,一对一对的意思。常用来形容事物成对出现或成对组合。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比耦”并没有单独的条目,但根据其用法,可以推断其含义为成对、成双。

出处:

“比耦”这个词语的出处较为广泛,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用以形容事物成对出现或成对组合。

同义词:

成双、成对、配对、对偶

反义词:

单、独、孤、散

相关词语:

配偶、伴侣、对子、成双成对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比耦”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词汇,网络上并没有直接与之相关的著名故事或典故。但在古代文学或民间传说中,可能会有一些描述成双成对现象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春天来了,河边的柳树比耦成荫,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