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ì

驳饬


拼音bó chì
注音ㄅㄛˊ ㄔˋ

繁体駁飭

驳饬

词语解释

驳饬[ bó chì ]

⒈  驳斥告诫。

引证解释

⒈  驳斥告诫。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致刘次白抚部事》:“继闻此事,已奉中旨再三驳飭。”
清 龙启瑞 《上梅伯言先生书》:“有一、二能办之员,且多方驳飭之,使逆知吾意而不敢为。”

分字解释


※ "驳饬"的意思解释、驳饬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驳饬”的意思:

“驳饬”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bó chì,指的是对某人或某事进行反驳和指责,也指对下级进行严厉的批评或命令。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驳饬”的解释是:“驳,非也;饬,正也。言非正也,故曰驳饬。”这里的“驳”意味着反驳,“饬”意味着整顿、纠正。

出处:

“驳饬”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但具体出处难以确定,因为它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汇。

同义词:

反驳

指责

斥责

斥责

反义词:

赞同

鼓励

表扬

相关词语:

驳斥

斥责

诘难

斥逐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驳饬”是一个较为正式的词汇,它并不常出现在现代网络故事或典故中。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有类似的情景描述。

用这个词语造句:

甲对乙的提议提出了驳饬,认为乙的计划漏洞百出,亟需重新审视。

这个句子中,“驳饬”用来表示甲对乙的提议进行了严厉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