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ǔ rì
注音ㄅㄨˇ ㄖˋ
⒈ 占卜时日的吉凶。
⒉ 指选择吉日。
⒈ 占卜时日的吉凶。
引《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遂戒。”
《新唐书·礼乐志一》:“凡祭祀之节有六……一曰卜日,凡大祀、中祀无常日者卜,小祀则筮。”
⒉ 指选择吉日。
引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有马氏者,家忽见变异……有老儒不信其事,以贱价得之。卜日迁居,竟寂然无他。”
⒈ 择日、选择良辰吉日。一般人婚丧喜庆都先卜日而后行。
词语“卜日”的意思:
“卜日”指的是选择吉日,即通过占卜的方式决定某个重要活动或事件的最佳日期。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卜日”的解释为:“占日也。以龟甲、蓍草等占吉凶,定吉日。”
出处:
“卜日”一词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易经》等古籍。在古代,人们通过占卜来决定重要事务的吉日。
同义词:
占卜
祭日
选日
反义词:
凶日
恶日
相关词语:
占卜术
龟甲
蓍草
吉兆
凶兆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卜日”的一个网络故事是关于某位明星在公布结婚消息时,特意选择了一个“吉日”来进行。这个故事说明了“卜日”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被人们重视。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确保婚礼的顺利进行,他们特意卜日选定了黄道吉日,邀请亲朋好友共同见证这一美好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