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án gēng
注音ㄘㄢˊ ㄍㄥ
繁体殘更
⒈ 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第五更时称残更。
⒈ 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第五更时称残更。
引唐 沉传师 《寄大府兄侍史》诗:“积雪山阴马过难,残更深夜铁衣寒。”
宋 刘克庄 《风入松·癸卯至石塘迢和十五年前韵》词:“残更难睚抵年长,晓月凄凉。”
明 顾梦游 《乙酉除夕》诗:“壮心真共残更尽,泪眼重将旧历看。”
词语“残更”的意思:
“残更”是指深夜的更次,即夜晚的最后一更,通常指的是午夜以后的时间段。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解释“残更”,但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残更”应该指的是深夜的时间。
出处:
“残更”一词的出处不明确,但它源于古代的更次制度。在古代,为了夜间管理秩序,设立了更夫,每夜分为五个更次,每个更次约两小时。残更即最后一个更次,也就是夜深人静之时。
同义词:
深夜
残夜
半夜
凌晨前
反义词:
日出
白天
晨曦
相关词语:
更次
更夫
鸡鸣
曙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残更”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古代关于深夜的传说,如关于更夫的民间故事,或者关于深夜巡逻的官员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夜已深,他还在书桌前埋头苦读,等待残更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