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ān

参议


拼音cān yì
注音ㄘㄢ 一ˋ

繁体參議


参议

词语解释

参议[ cān yì ]

⒈  参与谋议。

⒉  官名。金军中、元明中书省属官,明布政司、通政司,清各部,民国初高级军事机关,均置“参议”。

引证解释

⒈  参与谋议。

《后汉书·班固传下》:“永元 初,大将军 竇宪 出征 匈奴,以 固 为中护军,与参议。”
《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 久典枢衡,天下威权,并归於己,臺司机务, 希烈 不敢参议,但唯诺而已。”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七:“﹝ 和珅 ﹞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变更成法,不许部臣参议一字。”

⒉  官名。 金 军中、 元 明 中书省属官, 明 布政司、通政司, 清 各部, 民国 初高级军事机关,均置“参议”。

《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蒙古 取 金潞州,元帅右监军 纳哈塔布拉图 参议官 王良臣 死之。”

国语辞典

参议[ cān yì ]

⒈  参与谋议。

《后汉书·卷四〇·班彪传下》:「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
《宋史·卷一二·仁宗本纪四》:「乙亥,诏武臣知州军,须与僚属参议公事,毋专决。」

咨议

⒉  职官名。元朝中书省、明朝布政使司和通政使司、清朝各部及民初高级军事机关都设参议。

⒊  今总统府、行政院、台湾省政府等都设参议,多为迁调资深人员或位置闲散人才而设,备咨询、顾问之用,有时亦襄助处理实务。

分字解释


※ "参议"的意思解释、参议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首要任务应该是遏制众议院安全席徇私舞弊,减少参议院规则中的阻挠程序和阻挠议员。

2.我们看见片中士兵在阿富汗流血,增添议题的真实性。汤姆克鲁斯饰演的参议员和梅莉史翠普饰演的记者,就美国介入此一区域的议题针锋相对。

3.委员会中参议员与众议员的数量对半开,不过这些国会成员不过是作摆设的花瓶罢了,真正做事情的却是幕后的顾问和工作人员。

4.新任首相在推动国会通过法案方面将遭遇困难,因主要反对党民主党与一些友党掌握参议院,能够阻挠立法.

5.试图指导私人以何种方式运用其资本的政治家,不仅是其本人在瞎劳神,也是在僭取一种无论如何也不能安心地授权给枢密院和参议院的权力;由一个愚蠢和专断到幻想自己是适于行使这种权力的人掌握它,是再危险不过的了。

6.诚然如此,在众议院还是有政治势力不愿通过这样一个立法,而是想逼迫参议院接受淡化法案。

7.卡斯特罗先生面对未来踌躇满志,毫无疑问,总有一天他会挤进美国参议院或者竞争得克萨斯州州长。

8.在有权对医改进行表决的参议院委员中,格拉斯利占据了头把交椅的位置,医改的命运尽在他的掌握。

9.***《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

10.美国参议院一个委员会星期三就这些拟议之中的关闭销售网点以及可能造成的数万人失业的情况举行听证会。听证会举行的大厅座无虚席。


AI解释


词语“参议”的意思:

“参议”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1. 参加议论,参与讨论。

2. 指古代官名,为官府中的议事官员。

3. 指参与某项事务的讨论或决策。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参议”条目的解释如下:

参议(zī yì):参与议论,参与决策。亦指官名,为古代官府中的议事官员。

出处:

“参议”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多用于古代文献中,如《史记》、《汉书》等历史书籍中都有出现。

同义词:

议论

议政

议决

商议

反义词:

不议

拒议

不议而决

相关词语:

参谋

议长

议员

议事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参议”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提及的是,在古代,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都曾担任过参议一职,如唐代的韩愈、宋代的苏轼等。他们的参议生涯,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在这次会议上,各位参议就环保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 作为参议,他积极建言献策,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