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酌

词语解释
参酌[ cān zhuó ]
⒈ 参考斟酌。
例参酌裁决。
英deliberate; consider sth.in the light of the actual conditions;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参考;酌定。
引《后汉书·曹褒传论》:“汉 初天下创定,朝制无文, 叔孙通 颇採经礼,参酌 秦 法。”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却説 张飞 自送 玄德 起身后,一应杂事,俱付 陈元龙 管理;军机大务,自家参酌。”
鲁迅 《花边文学·再论重译》:“遇到这种参酌各本而成的译本,批评就更为难了,至少也得能看各种原译本。”
⒉ 犹商讨。
引《资治通鉴·唐僖宗乾符四年》:“﹝ 宋威 ﹞迹状如此,不应復典兵权,愿与内大臣参酌,早行罢黜。”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以所见所闻,会同督抚 胡宗宪 等参酌议论。”
《清史稿·兵志十一》:“嗣选通晓製造之员,与洋商参酌,定造抬枪机器。”
国语辞典
参酌[ cān zhuó ]
⒈ 参考、斟酌。
引《后汉书·卷三五·张纯等传》论曰:「汉初天下创定,朝制无文,叔孙通颇采经礼,参酌秦法。」
《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张飞自送玄德起身后,一应杂事,俱付陈元龙管理;军机大务,自家参酌。」
分字解释
※ "参酌"的意思解释、参酌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参酌”的意思是参考并考虑,指在处理事情或写作时,参考有关资料,考虑其中的要点。
康熙字典解释:
参酌,音cān zhuó,义同“参考”。《康熙字典》中记载:“参酌,考也,考其可否而酌其宜也。”
出处:
“参酌”这个词语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中的“参酌古今,考其得失,以著其成败,为《汉书》。”这里指作者参考古今资料,考究其得失,以著述《汉书》。
同义词:
参考、借鉴、考量、审慎、权衡
反义词:
轻率、草率、盲目、武断
相关词语:
考虑、审慎、权衡、参考、借鉴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关于“参酌”的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成语故事,如“集思广益”,意为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参酌,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撰写论文时,我们需要参酌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观点,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见解。
相关词语
- cān shù参数
- cān yù参与
- cān huì参会
- cān jiàn参见
- cān kǎo参考
- cān jiā参加
- cān bàn参半
- cān tóng参同
- cān zhèng yì zhèng参政议政
- mìng zhuó命酌
- cān sài参赛
- cān yì参议
- cān fǎng参访
- cān lùn参论
- cān jī参稽
- guó mín cān zhèng huì国民参政会
- cēn wǔ参伍
- cān zhàn jūn参战军
- wǔ cān伍参
- zhuó gǔ zhǔn jīn酌古准今
- cān zhào参照
- cān kǎo shū参考书
- cān yì yuàn参议院
- cáo cān曹参
- gāo cān高参
- cān zōng参踪
- zhuó lǔ酌鲁
- cān huì参秽
- cān shǔ参署
- cān péi参陪
- hóng shēn红参
- zhāo cān朝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