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obāo

草包


拼音cǎo bāo
注音ㄘㄠˇ ㄅㄠ
词性名词

草包

词语解释

草包[ cǎo bāo ]

⒈  类似麻包大小的草制袋子。

straw bag; straw sack;

⒉  装满草的包。比喻无能之辈。

good-for-nothing; blockhead; idiot;

引证解释

⒈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说话行动莽撞粗鲁的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勋戚·魏公徐鹏举》:“其为守备时,值振武营兵变,为乱卒呼为草包,狼狈而走。”
清 李渔 《意中缘·返棹》:“草包饭包,忽然荣耀,时高运高,説来堪笑。”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可是, 洪承畴 和 孙传庭 不是草包,咱们能想到的他们也会想到。”

⒉  用草等编成的包袋。

国语辞典

草包[ cǎo bāo ]

⒈  装著杂草的袋子。讥笑没有学识能力的人。

如:「他是个大草包。你怎么跟他解释,他都不会懂。」

英语idiot, straw bag

法语idiot, sac de paille

分字解释


※ "草包"的意思解释、草包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篡改称呼,极力模仿倒霉蛋语气,一下子笑出声,“嘿嘿,得知有机会逃生,强充硬汉转眼变为卑躬屈膝,分明怕死鬼一个,称其草包都算高看他。


AI解释


词语“草包”的意思:

“草包”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没有头脑,愚笨无知,或者能力低下,常带有贬义。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草包”这个词,因为它是现代汉语中的词汇,而《康熙字典》主要收录的是古代汉语词汇。

出处:

“草包”作为一个成语,其出处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它可能是民间口语中逐渐流行起来的,用来形容人的愚蠢。

同义词:

蠢才

愚笨

愚昧

胡涂

反义词:

明智

聪明

智慧

明朗

相关词语:

草包鱼

草包公司

草包教授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草包”是一个贬义词,通常不会作为正面故事或典故的主题。但可以想象,在网络论坛或社交媒体上,有人可能会用“草包”来形容那些在公共场合表现出愚蠢或无能的人。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这个项目的失败,完全是因为那个经理是个草包,没有正确评估风险。

2. 那个同事总是犯低级错误,大家都戏称他是个草包。

3. 在课堂上,老师批评了那个草包学生,说他应该认真听讲,而不是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