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ochóng

草虫


拼音cǎo chóng
注音ㄘㄠˇ ㄔㄨㄥˊ

繁体草蟲

草虫

词语解释

草虫[ cǎo chóng ]

⒈  即草螽。

⒉  泛指草木间的昆虫。

引证解释

⒈  即草螽。参见“草螽”。

《诗·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毛 传:“草虫,常羊也。”
陆玑 疏:“小大长短如蝗也,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
马瑞辰 通释:“今以目验,盖即 顺天 及 济南 人所称聒聒者,《诗》以‘喓喓’言之,亦取其善鸣也。”

⒉  泛指草木间的昆虫。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草虫鸣何悲,孤鴈独南翔。”
南朝 宋 鲍照 《采桑》诗:“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蕚。”
唐 李频 《送刘山人归洞庭》诗:“秋尽草虫急,夜深山雨重。”
陈毅 《莫干山纪游词》之三:“莫干 好,夜景最深沉。凴栏默想透山海,静寂时有草虫鸣。心境平更平。”

国语辞典

草虫[ cǎo chóng ]

⒈  泛称栖息草间的虫类。

南朝宋·鲍照〈采桑〉诗:「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萼。」

⒉  草螽的别名。参见「草螽」条。

《诗经·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⒊  《诗经·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草虫,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一说此为妇 人怀念征夫之诗。首章二句为:「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⒋  以花草和虫类为题材的国画。

分字解释


※ "草虫"的意思解释、草虫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尤喜将阔笔大写的花卉与工细草虫合于一图,以求相反相成之韵趣。

2.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陈与义

3.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AI解释


词语“草虫”指的是生活在草地上的各种昆虫。以下是对这个词语的详细解释:

意思:生活在草地上的昆虫,泛指小型的昆虫。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对“草虫”的解释为:“草中昆虫也。”

出处:古代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经常出现“草虫”一词,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中的“草虫”即指草地上生活的昆虫。

同义词:昆虫、小虫、虫子

反义词:大象、鲸鱼等大型动物

相关词语:草地、昆虫世界、虫鸣、虫食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在网络上,有关“草虫”的故事和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成语和俗语,如“草长莺飞”、“虫鸣鸟叫”等。

造句:

夏日的傍晚,草虫在草丛中欢快地鸣叫,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美好。

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草虫”这个词语在古代文学和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与它相关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