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oé

曹娥


拼音cáo é
注音ㄘㄠˊ ㄜˊ

曹娥

词语解释

曹娥[ cáo é ]

⒈  东汉时会稽郡·上虞县人。相传其父五月五日迎神,溺死江中,尸骸流失。

引证解释

⒈  东汉 时 会稽郡 上虞县 人。相传其父五月五日迎神,溺死江中,尸骸流失。 娥 年十四,沿江哭号十七昼夜,投江而死。世传为孝女。参阅《后汉书·列女传·孝女曹娥》、《世说新语·捷悟》 刘孝标 注引 晋 虞预 《会稽典录》。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四:“苗山窆石共千古,是时黄绢无 曹娥。”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曹娥 的投江觅父,淹死后抱父尸出,是载在正史,很有许多人知道的。”

国语辞典

曹娥[ cáo é ]

⒈  人名。(西元130~143)​东汉上虞人。其父溺死于江中,不得尸骸。娥时年十四,沿江号哭十七昼夜,投江而死。经五日,抱父尸浮出。世传为孝女。

分字解释


※ "曹娥"的意思解释、曹娥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人比花骄,河如凤俏。看婀娜多姿的里东河如何融入博大宽广的曹娥江。

2.人比花骄,河如凤俏。看婀娜多姿的里东河如何融入博大宽广的曹娥江。


AI解释


词语“曹娥”:

意思:

曹娥是一个人名,是中国古代著名孝女,因传说中她投江寻父而闻名。她父亲曹刿在江中溺亡,曹娥年仅十四岁,便投入江中寻找父亲的尸体,最终找到了父亲的遗体,但自己也因此丧生。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对“曹娥”进行解释,但可能涉及的是关于她的故事和她的孝行。

出处:

曹娥的故事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后来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提及。

同义词:

孝女、曹娥女

反义词:

不孝、忘恩负义

相关词语:

曹刿(曹娥的父亲)、投江寻父、孝道、节孝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曹娥的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被广泛传颂。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曹娥的孝行常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

“曹娥投江寻父的故事告诉我们,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学习曹娥的孝心,尊敬和孝顺父母。”

用这个词语造句:

曹娥的孝行感动了无数人,她的故事成为了千古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传承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