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o

草服


拼音cǎo fú
注音ㄘㄠˇ ㄈㄨˊ

草服

词语解释

草服[ cǎo fú ]

⒈  草编的衣服。

⒉  草黄色的冠服。

⒊  借指农夫。

引证解释

⒈  草编的衣服。

《书·禹贡》“岛 夷 卉服” 唐 孔颖达 疏:“凡百草一名卉,知卉服是草服。”
唐 刘湾 《虹县严孝子墓》诗:“草服蔽枯骨,垢容戴飞蓬。”

⒉  草黄色的冠服。

《礼记·郊特牲》:“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
孔颖达 疏:“黄冠是季秋之后草色之服,故息田夫而服之也。”

⒊  借指农夫。

南朝 宋 颜延之 《侍东耕》诗:“草服荐同穗,黄冠献嘉寿。”

分字解释


※ "草服"的意思解释、草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草服”的意思:

“草服”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用草编织或制成的衣物。这种衣物通常比较简陋,是古代下层民众或士兵所穿着的。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草服”的解释是:“草服,草为之衣也,古者贫者衣之。”

出处:

“草服”一词的出处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根据其意思推测,应该是古代文献中对贫民或士兵所穿草制衣物的统称。

同义词:

草衣

草裳

草袍

反义词:

绸衣

织衣

绫罗绸缎

相关词语:

草鞋

草席

草屋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关于“草服”的描述多出现在古代历史或神话传说中,用以描绘贫苦人民的艰辛生活。例如,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取经途中就曾穿着草衣。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老农身上的草服已经破旧不堪,但他依然乐观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