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ogōng

曹公


拼音cáo gōng
注音ㄘㄠˊ ㄍㄨㄥ

曹公

词语解释

曹公[ cáo gōng ]

⒈  汉末曹操位至三公,人皆称曹公。梅子的别称。

引证解释

⒈  汉 末 曹操 位至三公,人皆称 曹公。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吾极知 曹公 待吾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曹公 称为表不必三让,又勿得浮华。”
唐 李白 《在寻阳非所寄内》诗:“多君同 蔡琰,流泪请 曹公。”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欲破 曹公,宜用火攻。”

⒉  梅子的别称。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讥谑》:“吴 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燖鹅,作书云:醋浸曹公一甏,汤燖右军两隻。”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曹孟德 有梅林救渴之事,而俗子乃呼……梅为‘曹公’。”

分字解释


※ "曹公"的意思解释、曹公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莫非晋源兄抓住了曹公公的把柄?

2.曹公公一边说,一边东施效颦地模仿起班长在照片中的动作。

3.关羽蒙曹公厚遇,以败军之将投于帐下,一直寻思着要寻个机会报曹公之大恩。

4.关某乃一介败军之将,蒙曹公不弃,得以在此寄居。

5.曹公兵强将勇,足智多谋,擒吕布于下邳,摧袁绍于官渡,逐刘备于陇右,破乌桓于白登,枭除荡定者,不可胜计。

6.只要朝廷肯于迁都许县,曹公便足以把握全局……日后无论先生官居何职,也必然是经过了曹公的荐举,先生坦然受之就好……


AI解释


词语“曹公”:

意思:

“曹公”是古代对曹操的尊称,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由于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后人常用“曹公”来称呼他。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曹公”并未作为独立条目出现,但“曹”字条目中有关于曹操的记载,如“曹公,字孟德,东汉末年人,有文武才,号孟德。”

出处:

“曹公”作为对曹操的尊称,出自后人对曹操的尊敬和纪念,具体出处难以考证。

同义词:

曹操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因为“曹公”是对曹操的尊称,没有直接的负面对应词语。

相关词语:

曹操、曹魏、孟德、丞相、奸雄、乱世枭雄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曹操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网络上有关曹操的故事和典故非常丰富。比如,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以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这些都是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用这个词语造句:

曹公的一生充满传奇,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学上的成就至今仍被后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