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窃

词语解释
草窃[ cǎo qiè ]
⒈ 掠夺;盗窃。
⒉ 草寇。
⒊ 犹窃据。
引证解释
⒈ 掠夺;盗窃。
引《书·微子》:“殷 罔不小大,好草窃姦宄。”
孔 传:“草野窃盗又为姦宄於内外。”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出长子 谭 为 青州”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袁谭﹞肆志奢淫……使妇弟领兵在内,至令草窃,市井而外,虏掠田野。”
《旧唐书·西戎传·吐谷浑》:“莫顾藩臣之礼,曾无事上之节,草窃疆埸,虐割兆庶,积恶既稔,天亡有徵。”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乔女》:“孟 故无戚党,死后,村中无赖悉凭陵之,家具携取一空,方谋瓜分其田产。家人亦各草窃以去,惟一嫗抱儿哭帷中。”
⒉ 草寇。
引《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且草窃多伺候民间虚实,若善人从役,则抄盗弥增。”
《资治通鉴·唐高宗永淳元年》:“上虑道路多草窃,命监察御史 魏元忠 检校车驾前后。”
清 陈睿思 《观丁将军故剑》诗:“生云昔时有草窃,啸聚海岛如云屯。”
⒊ 犹窃据。
引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上》:“铣 虽草窃一时,而颠沛之际,其言可爱如此,可以为万世法。”
国语辞典
草窃[ cǎo qiè ]
⒈ 草野窃盗。
引《书经·微子》:「殷罔不小大,好草窃奸宄。」
《儒林外史·第一回》:「方国珍据了浙江,张士诚据了苏州,陈友谅据了湖广,都是些草窃的英雄。」
分字解释
※ "草窃"的意思解释、草窃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草窃”的意思:
“草窃”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小偷、盗贼,多指那些偷窃行为不严重、手段不高的盗贼。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草窃”的解释为:草窃,小盗也。指那些偷窃行为不严重、手段不高的盗贼。
出处:
“草窃”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草窃公行,盗贼满野”的记载,这里的“草窃”即指那些小偷、盗贼。
同义词:
盗贼、小偷、窃贼、贼人、偷儿等。
反义词:
守法、守纪、廉洁、正直等。
相关词语:
盗窃、偷盗、抢劫、诈骗、贪污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许多关于“草窃”的段子,如“草窃也能当老板”等,这些段子多以幽默、讽刺的方式表达对某些人行为的批评。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在那个时代,草窃公行,盗贼满野,治安状况堪忧。
2. 草窃行为虽然不严重,但也是违法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相关词语
- yáo cǎo qí huā瑶草奇花
- cǎo mù草木
- cǎo běn草本
- mù cǎo牧草
- zhēn cǎo珍草
- cǎo wā草洼
- yǎn cǎo běn演草本
- màn cǎo蔓草
- cǎo chǎng草场
- cǎo shèng草圣
- cǎo dì草地
- dú cǎo毒草
- yǐ cǎo fù mù倚草附木
- yáo xiāng cǎo遥香草
- shè xiāng cǎo麝香草
- pí cǎo皮草
- xiān cǎo仙草
- pái cǎo xiāng排草香
- cǎo yě草野
- jī cǎo chí积草池
- bì cǎo碧草
- cǎo sǎ草靸
- luò cǎo落草
- dào cǎo稻草
- yáo cǎo qí pā瑶草琪葩
- yě cǎo野草
- tōng cǎo huā通草花
- qīng cǎo青草
- cǎo jiè草芥
- cǎo tǔ chén草土臣
- jìng cǎo劲草
- cǎo zé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