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è dì
注音ㄘㄜˋ ㄉ一ˋ
词语“策第”的意思:
“策第”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科举考试中式(及第)后,由皇帝赐予的进士及第的资格。在古代,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策第即指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策第”的解释为:“策,试士也。第,次第也。策第,谓试士中式也。”
出处:
“策第”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始于隋朝,至清朝达到鼎盛,而“策第”作为科举考试及第的表述,自然与科举考试的历史紧密相关。
同义词:
及第
登科
荣登金榜
反义词:
未第
落榜
相关词语:
科举
进士
解元
会元
榜眼
探花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策第”的故事或典故很多,其中一个广为人知的典故是关于范进的中举。范进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他经历了多次落榜的挫折,最终在五十多岁时中举,实现了“策第”的梦想。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士人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艰难历程。
造句:
经过多年的苦读,他终于在今年的科举考试中策第,成为了家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