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ǎn

策免


拼音cè miǎn
注音ㄘㄜˋ ㄇ一ㄢˇ

策免

词语解释

策免[ cè miǎn ]

⒈  帝王以策书免官。

引证解释

⒈  帝王以策书免官。

《汉书·孔光传》:“后数月遂策免 光。”
《后汉书·徐防传》:“凡三公以灾异策免,始自 防 也。”
《旧唐书·张行成传》:“策免之科,义乖罪己。”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公卿列侯,卒于位者,皆以印綬赐葬,致仕策免者,始上印綬。”
《花月痕》第四六回:“臣闻古三公有因水旱策免,有不待策免而自行引退者。”

分字解释


※ "策免"的意思解释、策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策免”的意思:

“策免”是一个汉语词汇,原指用策书免其官职,后泛指罢免、免职。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策免”的解释为:“策,用策书免其官职也。免,罢官也。”

出处:

“策免”这一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场文化。在古代,皇帝或上级官员可以通过策书来罢免下级官员的职务。

同义词:

罢免、免职、解职、撤职

反义词:

任命、授职、提拔

相关词语:

策封、策勋、策马、策书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策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古代官场的一些故事,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多次上书请求策免自己,以避免功高震主。

用这个词语造句:

由于“策免”这一词语较为正式,以下是一个正式场合的例句: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上级领导决定策免了该部门负责人,以促进工作的进一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