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ēn

参伍


拼音cēn wǔ
注音ㄘㄣ ㄨˇ

繁体參伍

参伍

词语解释

参伍[ cēn wǔ ]

⒈  亦作“参五”。

⒉  参,三;伍,五。或三或五,指变化不定的数。

⒊  分划。

⒋  三才五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参五”。

⒉  参,三;伍,五。或三或五,指变化不定的数。

《易·繫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⒊  分划。

《文选·班固<典引>》:“至於参五 华夏,京迁 镐 亳。”
李善 注:“参五,谓参五分之也。言 殷 周 参五而分 华夏 之地,然后乃始京迁於 镐 亳 也。”

⒋  三才五伦。

《淮南子·泰族训》:“昔者五帝三王之蒞政施教,必用参五。何谓参五?仰取象於天,俯取度於地,中取法於人……此之谓三。制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辨,长幼之序,朋友之际,此之谓五。”

⒌  亦作“参五”。交互错杂。错综比较,加以验证。

《韩非子·八经》:“参伍之道,行参以谋多,揆伍以责失。”
《史记·太史公自序》:“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国语辞典

参伍[ cān wǔ ]

⒈  参合错杂。

《易经·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分字解释


※ "参伍"的意思解释、参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参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有多个意思和用法。

意思:

1. 交织;混杂。

2. 参考和核对。

3. 参与和协同。

康熙字典解释:

参,互文见义也。伍,合也。

出处: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参伍其端,不失其宜。”这里的“参伍”指的是参考和核对的意思。

同义词:

参杂、混合、交织。

反义词:

单独、独立。

相关词语:

参差、参与、参悟、参商。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参伍”是古汉语词汇,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关联。但可以联想到一些成语或历史故事中涉及“参伍”意境的内容。

造句:

在这次的大型活动中,各方的力量参伍其中,共同推动着项目的顺利进行。

网络故事或典故的联想:

我们可以将“参伍”与古代军事或政治决策相结合,想象一下在古代,一位智慧的军事家或政治家在制定战略或政策时,会如何“参伍”各种信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例如:“在那场关键的战役中,将军巧妙地参伍了各方情报,制定出了克敌制胜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