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崇论闳议崇论闳议的意思
chónglùnhóng

崇论闳议


拼音chóng lùn hóng yì
注音ㄔㄨㄥˊ ㄌㄨㄣˋ ㄏㄨㄥˊ 一ˋ

成语解释 崇论闳议

繁体崇論閎議

崇论闳议

词语解释

崇论闳议[ chóng lùn hóng yì ]

⒈  亦作“崇论宏议”。亦作“崇论谹议”。亦作“崇论吰议”。

⒉  原谓高论博议,后指高明宏大的议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崇论宏议”。亦作“崇论谹议”。亦作“崇论吰议”。原谓高论博议,后指高明宏大的议论。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且夫贤君之践位也……必将崇论閎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閎,《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作“谹”,《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作“吰”。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堵江口》:“阮云臺 师谓此崇论宏议,不当仅以诗论也。”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崇论閎议,终淹没而未行者,有之矣。”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但 高老夫子 却不很能发表什么崇论宏议。”

国语辞典

崇论闳议[ chóng lùn hóng yì ]

⒈  崇高宏伟的议论。也作「崇论宏议」。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分字解释


※ "崇论闳议"的意思解释、崇论闳议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崇论闳议”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高深的议论和宏伟的计划。这个词语多用于形容某人思想深刻,见解独到,能够提出富有创见和深远影响的观点或建议。

康熙字典解释:

崇论:高深的论述

闳议:宏伟的议论

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崇论闳议,不遗小人之辞。”意思是指董仲舒提出高深的论述,宏伟的议论,不拘泥于小人的言语。

同义词:

深谋远虑、宏论博议、高谈阔论

反义词:

浅薄之谈、俗不可耐、平庸之论

相关词语:

宏图大志、高瞻远瞩、雄才大略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崇论闳议”本身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并没有直接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历史上的伟人或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诸葛亮等,他们的言论和思想都体现了“崇论闳议”的特点。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在学术界享有崇论闳议的美誉,提出的观点总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