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池

词语解释
仇池[ chóu chí ]
⒈ 山名。在甘肃省成县西。山有东西两门,盘道可登,上有水池,故名。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 甘肃省 成县 西。山有东西两门,盘道可登,上有水池,故名。
引《后汉书·西南夷传·白马氐》:“居於 河池,一名 仇池,方百顷,四面斗絶。”
《宋书·氐胡传》:“仇池 地方百顷,因以 百顷 为号,四面斗絶,高平地方二十餘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一:“万古 仇池 穴,潜通小有天。”
宋 苏轼 《和桃花源》诗序:“他日工部侍郎 王钦臣 仲至,谓余曰:吾尝奉使过 仇池,有九十九泉,万山环之,可以避世如桃源也。”
清 赵翼 《调守广州》诗:“地偏恰似 仇池 穴,俗厚难忘 畏垒 乡。”
分字解释
※ "仇池"的意思解释、仇池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仇池”是一个古代地名,具体指的是位于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南部的一个地方,是古代羌族和汉族的交会地区。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仇池”并没有单独的解释,因为它是一个专有名词,通常与地名相关联。
出处:
“仇池”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和《汉书》,在描述古代地理和民族分布时出现。
同义词:
仇谷
仇山
反义词:
没有特别对应的反义词,因为它是一个专有名词。
相关词语:
仇池国:古代仇池地区建立的国家。
仇池道:古代行政区划名。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仇池”在网络上并没有特别著名的故事或典故,但作为古代地名,它有时会出现在关于古代历史和地理的讨论中。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霸,而仇池地区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成为了各方争夺的焦点。
造句:
“在历史上,仇池曾是羌族与汉族文化交融的舞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词语
- jī cǎo chí积草池
- diàn chí电池
- chóu máo仇矛
- chí táng池塘
- wǔ chí舞池
- jiě jiàn bài chóu解剑拜仇
- léi chí雷池
- jiè kè bào chóu借客报仇
- huá qīng chí华清池
- jié chóu结仇
- hú chí湖池
- chóu chóu雠仇
- chí fèng池凤
- wèi wáng chí魏王池
- huò jìn shi yú祸近池鱼
- yàn chí雁池
- huà xué diàn chí化学电池
- xuán chí玄池
- jiū jí fèng chí鸠集凤池
- lín chí临池
- yāng jí chí yú殃及池鱼
- chóu chí仇池
- chóu chí仇池
- tóng chóu同仇
- tōng chí通池
- kūn míng chí昆明池
- shì chóu世仇
- yán chí盐池
- luó chí罗池
- tài yáng néng diàn chí太阳能电池
- xǐng jiǔ chí醒酒池
- yǔ chéng chí雨成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