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fān

出藩


拼音chū fān
注音ㄔㄨ ㄈㄢ

出藩

词语解释

出藩[ chū fān ]

⒈  出任地方长官。

引证解释

⒈  出任地方长官。

唐 韩愈 《河南府同官记》:“於时 河东公 为左僕射宰相,出藩大邦,开府 汉 南。”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范槚》:“景王 出藩,大盗谋劫王,布党起 天津 至 鄱阳,分徒五百人,往来游奕。”

分字解释


※ "出藩"的意思解释、出藩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出藩”的意思:

“出藩”是指官员或贵族离开自己的封地或藩镇,前往中央朝廷或外地任职。在古代中国,藩是指封建时代的诸侯国或地方割据势力,藩镇则是指由地方军事将领掌控的军事区域。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出藩”可能没有直接的解释,但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测,它应该是指官员或贵族离开自己的藩镇或封地。

出处:

“出藩”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时期,尤其是在唐宋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地方官员的调动频繁,因此这个词语开始出现并使用。

同义词:

调任

调离

辞藩

离藩

反义词:

入藩

归藩

相关词语:

藩镇

封建制度

中央集权

官员调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出藩”在历史故事中常常与官员的升迁、贬谪或地方势力的消长有关。例如,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其中“出藩辞帝阍,荣归故里门”即描绘了官员离开朝廷,回到封地的情景。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明朝时期,李大人因政绩显著,被皇帝调出藩镇,担任了中央的尚书职务,以示对其才能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