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衣裳

词语解释
垂衣裳[ chuí yī shang ]
⒈ 谓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礼。后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引证解释
⒈ 谓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礼。后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引《易·繫辞下》:“黄帝 尧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韩康伯 注:“垂衣裳以辨贵贱,乾尊坤卑之义也。”
汉 王逸 《机赋》:“帝 轩 龙跃,庶业是昌。俯覃圣恩,仰览三光。爰制布帛,始垂衣裳。”
汉 王充 《论衡·自然》:“垂衣裳者,垂拱无为也。”
亦省作“垂衣”、“垂裳”。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无为称於华舄,至治表於垂衣。”
唐 高适 《古歌行》:“天子垂衣方晏如,庙堂拱手无餘议。”
前蜀 杜光庭 《贺圣体渐痊愈表》:“伏惟皇帝陛下深仁御宇,至道垂裳,惠匝万区,恩周品物。”
清 查慎行 《恩赐新刻御制诗集恭纪》诗之二:“畊凿万方民击壤,簫韶九奏帝垂裳。”
分字解释
※ "垂衣裳"的意思解释、垂衣裳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垂衣裳”的意思:
“垂衣裳”这个词语出自古代汉语,本意是指古代贵族穿着的衣裳,衣裳指的是上衣和裙子相连的服装。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语常用来比喻统治者不费力气就能治理国家,因为衣裳垂下,自然就会遮住身体,无需刻意整理,就像统治者只要制定好政策,国家自然就会得到治理。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垂衣裳”的解释为:“垂,下垂也;衣裳,上衣下裳也。谓衣裳下垂,自然合体,不须整理。比喻王者无为而治,自然成化。”
出处:
“垂衣裳”最早见于《诗经·周南·关雎》中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里的“垂衣裳”用来形容淑女穿着合体的衣裳。
同义词:
垂裳而治、无为而治
反义词:
劳心劳力、费尽心机
相关词语:
垂拱而治、垂范、垂青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垂衣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历史故事。如“尧舜禅让”,尧在位时,实行无为而治,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后来将王位禅让给舜,舜同样实行无为而治,国家继续繁荣昌盛。这个故事体现了“垂衣裳”的治国理念。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皇帝深谙“垂衣裳”之道,让国家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
相关词语
- shòu yī寿衣
- yī fú衣服
- gēng yī shì更衣室
- shàng yī上衣
- bāo yī dì胞衣地
- wú yī无衣
- zōng yī椶衣
- chuí tiáo垂髫
- yī shang衣裳
- yī shang衣裳
- jià yī shang嫁衣裳
- jià yī shang嫁衣裳
- yī jū衣裾
- yī jiē衣裓
- yī qún衣裙
- yī zhuāng衣装
- xiù yī zhí fǎ绣衣执法
- bái yī shì白衣士
- lián yī qún连衣裙
- yī zhuó衣着
- fēng yī风衣
- yì zū shí shuì衣租食税
- zǐ yī子衣
- yī zhě衣褶
- yī shí衣食
- yī kèn衣褃
- yī miǎn衣冕
- yī guān衣冠
- yī guī衣圭
- wū yī xiàng乌衣巷
- bǎi yī bǎi suí百衣百随
- bái yì guān白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