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ún fǔ chǐ luò
注音ㄔㄨㄣˊ ㄈㄨˇ ㄔˇ ㄌㄨㄛˋ
成语解释
唇腐齿落
繁体脣腐齒落
⒈ 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⒈ 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引汉 东方朔 《答客难》:“今子大夫脩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於竹帛,脣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隋书·经籍志一》:“多立小数,一经至数百万言。致令学者难晓,虚诵问答,脣腐齿落而不知益。”
⒈ 诵读诗书时日过多而致嘴唇腐烂,牙齿脱落。比喻读书勤快认真。
引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王之律,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
词语“唇腐齿落”的意思: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到了老年,牙齿松动脱落,嘴唇干瘪,形象地描绘了老年人衰老的状态。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唇腐齿落”的解释较为简略,没有详细记载。
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根据成语的意思推测,可能是源自古代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描述。
同义词:
老态龙钟、老态毕露、老态龙钟
反义词:
青春焕发、容光焕发、风华正茂
相关词语:
老态、衰老、齿落、唇干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唇腐齿落”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关于老年人生活的故事,如《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卖油郎晚年生活艰辛,牙齿脱落,嘴唇干瘪。
用这个词语造句:
随着年龄的增长,爷爷的牙齿逐渐脱落,嘴唇也变得干瘪,真是唇腐齿落,让人感叹岁月的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