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ò

措意


拼音cuò yì
注音ㄘㄨㄛˋ 一ˋ

措意

词语解释

措意[ cuò yì ]

⒈  留意;用心。

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孔子家语·致思》

pay attention to;

引证解释

⒈  留意;在意。

《孔子家语·致思》:“有一丈夫方将厉之, 孔子 使人并涯止之……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所谓五十许字者,在南面稍平处,人所常摹,其三面残缺,人不措意。”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大约这种文章,在身受者,最初是会愤懑的,后来经验一多,就不大措意,也更无愤懑或痛苦。”

⒉  用心。

《魏书·崔鸿传》:“鸿 弱冠便有著述之志,见 晋 魏 前史,皆成一家,无所措意……乃撰为《十六国春秋》。”

⒊  指诗文的立意。

唐 皎然 《诗式·诗有五格》:“其有不用事而措意不高者,黜入第二格。”
宋 许顗 《彦周诗话》:“兵火间散辞不可復得,略记其叙数句,以见其措意如此。”

国语辞典

措意[ cuò yì ]

⒈  留意、注意。

《孔子家语·卷二·致思》:「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
《文选·王邾·四子讲德论》:「先生微矜于谈道,又不让乎当仁,亦未巨过也,愿二子措意焉。」

⒉  文章的立意。

宋·许?《彦周诗话》:「兵火间散乱不可复得,略记其叙数句,以见其措意。」

英语to pay attention to

分字解释


※ "措意"的意思解释、措意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措意”的意思是指表达自己的意图、心意或情感。

康熙字典解释:

措意,动词。谓用心、立意。出自《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于是乎张乐设饮,陈酒醪之芳,挥酒浆之甘,举觞以相属,歌以咏志,以抒怀。”

其中,“措”有放置、设立之意,“意”指思想、情感。

出处: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

同义词:

立意、措辞、用意

反义词:

无意、无意为之

相关词语:

用心、立意、构思、意境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措意”的故事比较少见,但可以从一些成语中窥见其含义,如“措手不及”、“措词得体”等。

用例:

1. 这篇文章措意新颖,让人耳目一新。

2. 在写作时,他总是精心措意,力求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3. 设计师在创作这幅画时,充分考虑了色彩搭配和构图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