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i

代哭


拼音dài kū
注音ㄉㄞˋ ㄎㄨ

代哭

词语解释

代哭[ dài kū ]

⒈  谓古代举丧时,服丧者依次更替号哭,以免丧主过哀而伤身。

引证解释

⒈  谓古代举丧时,服丧者依次更替号哭,以免丧主过哀而伤身。

《周礼·夏官·挈壶氏》:“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
郑玄 注:“代,亦更也。礼,未大敛,代哭。”
贾公彦 疏:“大敛之后,乃更代而哭,亦使哭不絶声。”
《仪礼·士丧礼》:“宾出,主人拜送于门外,乃代哭,不以官。”
郑玄 注:“代,更也。孝子始有亲丧,悲哀憔悴,礼防其以死伤生,使之更哭不絶声而已。”
胡培翚 正义:“未殯以前,哭不絶声,但自始死至小敛已踰歷昼夜,恐其以哀致毁,故制代哭之礼,使之相代而哭。”

国语辞典

代哭[ dài kū ]

⒈  人死后,丧家请人更替而哭,使哭声不断,表示哀伤。

《周礼·夏官·契壶氏》:「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

分字解释


※ "代哭"的意思解释、代哭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据记者了解,孟姜女这一恸哭,不仅惊天动地,而且改变了齐国风俗,至今山东淄博一带的中老年妇女仍然长歌代哭,以孟姜女传统曲调来寄托哀思。

2.据记者了解,孟姜女这一恸哭,不仅惊天动地,而且改变了齐国风俗,至今山东淄博一带的中老年妇女仍然长歌代哭,以孟姜女传统曲调来寄托哀思。


AI解释


词语“代哭”的意思:

“代哭”指的是代替别人哭泣,通常用于形容在他人悲伤时,出于同情或应他人请求而为之哭泣的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代”字有多种解释,如代替、替代等,“哭”字则指哭泣。因此,“代哭”在字典中的解释可以理解为代替别人哭泣。

出处:

“代哭”作为一个成语或词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可能源于民间,后来逐渐被广泛使用。

同义词:

替哭

代泣

反义词:

不哭

哭声止息

相关词语:

同情

悲伤

悼念

悼词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代哭”在网络上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想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因为同情他人的遭遇而“代哭”,比如在葬礼上,亲朋好友可能会为逝者代哭。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得知好友遭遇家庭变故后,我忍不住代哭了一场,以表达我的同情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