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

大荆


拼音dà jīng
注音ㄉㄚˋ ㄐ一ㄥ

繁体大荊

大荆

词语解释

大荆[ dà jīng ]

⒈  植物名,即牡荆。

⒉  指今陕西富平县境内的荆山。在甘泉山(今陕西淳化境)之南。

引证解释

⒈  植物名,即牡荆。

《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东昏侯 自为市録事,小有得失,妃则予杖;乃敕虎賁不得进大荆、实中荻。”
胡三省 注:“大荆,牡荆也,俗谓之黄荆,以为箠杖。”

⒉  指今 陕西 富平县 境内的 荆山。在 甘泉山 (今 陕西 淳化 境)之南。

汉 王褒 《甘泉宫颂》:“甘泉山,天下显敞之名处也,前接 大荆,后临北极。”

分字解释


※ "大荆"的意思解释、大荆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大荆”的意思:

“大荆”在汉语中通常指一种荆棘,即一种带刺的灌木,其特点是枝条上有刺,叶子通常为复叶。在古代汉语中,“大荆”有时也指较大的荆棘或者用荆棘制作成的物品。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大荆”可能被解释为“荆棘之大型者”或者“用荆棘制作的器物”。

出处:

“大荆”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在描写自然景物或者比喻场合。

同义词:

荆棘

棘木

棘刺

反义词:

软木

平坦

相关词语:

荆条

荆轲

荆州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荆轲刺秦”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典故,与荆棘有关。荆轲是战国时期燕国人,他携带荆棘制作的匕首刺杀秦王,试图挽救燕国的危亡。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英勇的行为。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春天到了,山上的大荆丛生,野兔们不得不小心地躲避这些带刺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