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旦旦而伐旦旦而伐的意思
dàndànér

旦旦而伐


拼音dàn dàn ér fá
注音ㄉㄢˋ ㄉㄢˋ ㄦˊ ㄈㄚˊ

成语解释 旦旦而伐

旦旦而伐

词语解释

⒈  多比喻天天损害或斫丧。

国语辞典

旦旦而伐[ dàn dàn ér fá ]

⒈  天天去砍伐。比喻不断的毁损。

《孟子·告子上》:「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为美乎?」

分字解释


※ "旦旦而伐"的意思解释、旦旦而伐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旦旦而伐”的意思:

“旦旦而伐”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其中,“旦旦”意为明明白白,确凿无疑;“伐”意为攻击、挑战。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旦旦而伐”的词条解释为:“旦旦,明白也。伐,挑战也。言其明白而挑战也。”

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旦旦而伐,吾知其有备也。”原文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攻打郑国,郑国大夫子产劝说晋国停止进攻,但晋国仍然坚持,子产便说:“旦旦而伐,吾知其有备也。”意思是说,他们明明白白地要进攻,我知道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同义词:

坚定不移

毅然决然

坚持不懈

反义词:

犹豫不决

颓废

落魄

相关词语:

坚定不移

毅力

志向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旦旦而伐”的典故,并没有广为人知的网络故事,但这个成语常被用在讲述坚定信念、不畏挑战的情境中。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在面对困境时,旦旦而伐,坚定地走过了艰难的岁月,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