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ngsàn

荡散


拼音dàng sàn
注音ㄉㄤˋ ㄙㄢˋ

繁体蕩散

荡散

词语解释

荡散[ dàng sàn ]

⒈  消失;毁败。

引证解释

⒈  消失;毁败。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蜀中厚朴》:“蜀中 厚朴,若酒后采之,紫色荡散,用輒无力。”
《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东京 汴州 开封府 界有个员外,年踰六旬,鬚髮皤然,只因不伏老,兀自贪色,荡散了一个家计。”
清 王夫之 《九昭》:“日长逝而不留兮,固荡散其匪今。”

国语辞典

荡散[ dàng sàn ]

⒈  散尽。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有个员外,年逾六旬,须发皤然,只因不伏老,兀自贪色,荡散了一个家计,几乎做了失乡之鬼。」

分字解释


※ "荡散"的意思解释、荡散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荡散”的意思是使散开,使分散;使消散,消失。

康熙字典解释:

荡,音荡(dàng),荡散,使散开也。见《广雅》。

散,音散(sàn),散开也。见《说文》。

出处:

《广雅·释诂》:“荡,散也。”

同义词:

分散、消散、散开、散布

反义词:

聚集、集中、凝聚

相关词语:

荡漾、荡涤、荡然无存、散落、散布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荡散”的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境。例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雨可以将树枝上的叶子荡散,形成一片落叶纷飞的景象。

造句:

夏日的午后,一阵风吹过,将树叶荡散在空中,仿佛给整个公园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纱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