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ǎn

胆栗


拼音dǎn lì
注音ㄉㄢˇ ㄌ一ˋ

繁体膽慄

胆栗

词语解释

胆栗[ dǎn lì ]

⒈  见“胆栗”。

引证解释

⒈  犹胆战。

唐 司空图 《容城侯传》:“歷试臺阁,号为明达。挟奸邪以事上者,见之胆慄,輒自披露。”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壮夫为之胆栗,力士为之心眩。”

分字解释


※ "胆栗"的意思解释、胆栗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胆栗”的意思:

“胆栗”是一个汉语词汇,形容非常害怕或恐惧的样子,常用来描述人因为恐惧而身体颤抖。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栗”字有多个意思,其中与“胆栗”相关的是“战栗”,解释为身体因寒冷或恐惧而发抖。“胆”在此处是形容词,表示害怕的,所以“胆栗”即因害怕而身体发抖。

出处:

“胆栗”这个词语并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由“胆”和“栗”两个字组合而成,这两个字在古代文献中都有出现,组合起来使用则更多出现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

同义词:

胆战心惊

惊恐万状

心惊胆战

反义词:

镇定自若

漠不关心

安之若素

相关词语:

胆寒

惊慌失措

心惊肉跳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胆栗”的典故可能不甚著名,但可以联想到一些描述恐惧情绪的故事或场景,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在五指山下被唐僧的紧箍咒控制时的恐惧感,可以用“胆栗”来形容。

用这个词语造句:

听到门铃的声音,他突然感到一阵胆栗,心想门外的人一定是来报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