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nshū

但书


拼音dàn shū
注音ㄉㄢˋ ㄕㄨ

繁体但書

但书

词语解释

但书[ dàn shū ]

⒈  法律条文中,于本文后,说明有例外情况或某种附加条件的文字。因句首常冠以“但”字,故名。亦借指正文之外附带的说明。

引证解释

⒈  法律条文中,于本文后,说明有例外情况或某种附加条件的文字。因句首常冠以“但”字,故名。亦借指正文之外附带的说明。

毛泽东 《质问国民党》:“你们指示 张涤非 写电文时,何以对于这许多象瘟疫一样、象臭虫一样、象狗屎一样的所谓‘主义’,连一个附笔或一个但书也没有呢?”

国语辞典

但书[ dàn shū ]

⒈  法律上的专门用语,通常表示特别或除外的意思。在法律条文中,都订有明确的正面意义,有时正面的意义不尽周全,就订「但书」来作补充。因在法律条文的句端冠以「但」字,故称为「但书」。引申为有条件的协约。

分字解释


※ "但书"的意思解释、但书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人类使用的各种工具中,最令人惊叹的无疑是书籍。其他工具都是人体的延伸。显微镜、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电话是嗓音的延伸;我们又有了犁和剑,它们是手臂的延伸。但书籍是另一回事: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博尔赫斯

2.其中两朝帝师翁同?不但书法成就极高,而且在政坛上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3.在人类使用的各种工具中,最令人惊叹的无疑是书籍。其他工具都是人体的延伸。显微镜、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电话是嗓音的延伸;我们又有了犁和剑,它们是手臂的延伸。但书籍是另一回事: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


AI解释


词语“但书”的意思:

“但书”是一个法律术语,指的是在判决书或裁定书中,对某一事实或法律适用问题表示保留意见的说明。这种说明通常出现在对案件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表明判决者对该问题持有不同意见,但基于某些原因,仍然作出判决。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但书”一词,因此无法提供具体的解释。但根据“但”和“书”两个字的解释,可以推测“但书”可能是指以保留意见的形式记录在判决书或裁定书中的内容。

出处:

“但书”作为法律术语,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随着法律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同义词:

保留意见

留白

遗留问题

反义词:

明确意见

无保留意见

相关词语:

判决书

裁定书

法律适用

事实认定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但书”在网络上的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在法律实践中,关于“但书”的案例时有发生。例如,在某些涉及重大利益的案件中,法院可能会在判决书中使用“但书”,以表明对案件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的保留态度。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审理这起案件时,法官在判决书中特别注明:“鉴于双方当事人对案件事实认定存在争议,本判决书中对相关事实的认定仅作为参考,具体适用法律问题,留待后续审理时进一步明确。”(这句话中使用了“但书”来表示对案件事实认定问题的保留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