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书

词语解释
但书[ dàn shū ]
⒈ 法律条文中,于本文后,说明有例外情况或某种附加条件的文字。因句首常冠以“但”字,故名。亦借指正文之外附带的说明。
引证解释
⒈ 法律条文中,于本文后,说明有例外情况或某种附加条件的文字。因句首常冠以“但”字,故名。亦借指正文之外附带的说明。
引毛泽东 《质问国民党》:“你们指示 张涤非 写电文时,何以对于这许多象瘟疫一样、象臭虫一样、象狗屎一样的所谓‘主义’,连一个附笔或一个但书也没有呢?”
国语辞典
但书[ dàn shū ]
⒈ 法律上的专门用语,通常表示特别或除外的意思。在法律条文中,都订有明确的正面意义,有时正面的意义不尽周全,就订「但书」来作补充。因在法律条文的句端冠以「但」字,故称为「但书」。引申为有条件的协约。
分字解释
※ "但书"的意思解释、但书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人类使用的各种工具中,最令人惊叹的无疑是书籍。其他工具都是人体的延伸。显微镜、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电话是嗓音的延伸;我们又有了犁和剑,它们是手臂的延伸。但书籍是另一回事: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博尔赫斯
2.其中两朝帝师翁同?不但书法成就极高,而且在政坛上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3.在人类使用的各种工具中,最令人惊叹的无疑是书籍。其他工具都是人体的延伸。显微镜、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电话是嗓音的延伸;我们又有了犁和剑,它们是手臂的延伸。但书籍是另一回事: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
AI解释
词语“但书”的意思:
“但书”是一个法律术语,指的是在判决书或裁定书中,对某一事实或法律适用问题表示保留意见的说明。这种说明通常出现在对案件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表明判决者对该问题持有不同意见,但基于某些原因,仍然作出判决。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但书”一词,因此无法提供具体的解释。但根据“但”和“书”两个字的解释,可以推测“但书”可能是指以保留意见的形式记录在判决书或裁定书中的内容。
出处:
“但书”作为法律术语,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随着法律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同义词:
保留意见
留白
遗留问题
反义词:
明确意见
无保留意见
相关词语:
判决书
裁定书
法律适用
事实认定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但书”在网络上的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在法律实践中,关于“但书”的案例时有发生。例如,在某些涉及重大利益的案件中,法院可能会在判决书中使用“但书”,以表明对案件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的保留态度。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审理这起案件时,法官在判决书中特别注明:“鉴于双方当事人对案件事实认定存在争议,本判决书中对相关事实的认定仅作为参考,具体适用法律问题,留待后续审理时进一步明确。”(这句话中使用了“但书”来表示对案件事实认定问题的保留态度。)
相关词语
- jiǎng gàn dào shū蒋干盗书
- pò tǐ shū破体书
- hòu hàn shū后汉书
- hàn shū汉书
- wǔ sè shū五色书
- děng shēn shū等身书
- shū jì书记
- shǒu shū手书
- jiào kē shū教科书
- jiāo shū教书
- lóng cǎo shū龙草书
- shòu shū受书
- bā tǐ shū八体书
- shū fáng书房
- shí nián shū十年书
- dàn shì但是
- shū kù书库
- bù dàn不但
- yí shū遗书
- tú shū图书
- jué mìng shū绝命书
- shū mù书目
- shū fǎ书法
- zhǐ cǎo shū纸草书
- cǎo shū草书
- cáng shū藏书
- shū jiǎn书简
- jué mìng shū絶命书
- shū xiāng书香
- bái pí shū白皮书
- dà tóng shū大同书
- táng shū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