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道光帝道光帝的意思
dàoguāng

道光帝


拼音dào guāng dì
注音ㄉㄠˋ ㄍㄨㄤ ㄉ一ˋ

道光帝

词语解释

⒈  清代皇帝。即爱新觉罗·旻宁。庙号宣宗,年号道光。满族。1820-1850年在位。统治期间,政治腐败。1838年因外国大量输入鸦片,引起财政危机,派林则徐赴广州禁烟。鸦片战争爆发后,他时战时和,最后妥协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后病死。

分字解释


※ "道光帝"的意思解释、道光帝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道光帝”:

意思:道光帝是清朝的一位皇帝,名为爱新觉罗·旻宁,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他在位的时间是从1820年到1850年。

康熙字典解释:在《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出现“道光帝”这个词语,因为它是清朝皇帝的称号,而《康熙字典》主要收录汉字及其解释,不包含历史人物称号。

出处:道光帝的称号来源于他在位期间的年号“道光”,这是清朝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

同义词:道光皇帝、道光天子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与“无道之君”等含有负面评价的词语相对比。

相关词语:道光年间、道光盛世、道光帝陵、道光通宝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道光帝在位期间,清朝国力逐渐衰落,民间有“道光盛世”的说法,但实际上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存在问题。道光帝时期的一个著名典故是“道光年间,江南水患”,反映了当时的水灾问题。

用这个词语造句:

道光帝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相对稳定,但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