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大主考大主考的意思
zhǔkǎo

大主考


拼音dà zhǔ kǎo
注音ㄉㄚˋ ㄓㄨˇ ㄎㄠˇ

大主考

词语解释

大主考[ dà zhǔ kǎo ]

⒈  明清科举制度,主持各省(包括京城)乡试的正主试官称大主考。

引证解释

⒈  明 清 科举制度,主持各省(包括京城)乡试的正主试官称大主考。参见“主考”。

《儒林外史》第二回:“弟也曾把这话回稟过大主考座师,座师就道弟该有鼎元之分。”

国语辞典

大主考[ dà zhǔ kǎo ]

⒈  主持乡、会试的正、副主考官。

《六部成语注解·礼部》:「大主考:正主试之官也。」

分字解释


※ "大主考"的意思解释、大主考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大主考”的意思:

“大主考”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官职名称,指的是负责主持科举考试的最高官员。在明清两代,大主考通常由皇帝亲自任命,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权威。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大主考”的解释为:“大主考,科举之官也。掌试举人、进士之事。”

出处:

“大主考”这一官职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朝,至明清两代达到鼎盛。在科举制度中,大主考作为最高考试官员,其职责是主持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同义词:

主考官

考试官

主考

反义词:

考官(指科举考试中的低级官员)

考试生(指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

相关词语:

科举

举人

进士

贡举

科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大主考”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的是,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一些著名的文人墨客如苏轼、王安石等都曾担任过大主考。这些人物的故事和典故在历史长河中流传,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明清两代,大主考的选拔人才功绩卓著,为我国历史留下了许多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