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大宗伯大宗伯的意思
zōng

大宗伯


拼音dà zōng bó
注音ㄉㄚˋ ㄗㄨㄥ ㄅㄛˊ

大宗伯

词语解释

大宗伯[ dà zōng bó ]

⒈  周官名,春官之长,掌邦国祭祀、典礼等事。《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明清亦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

引证解释

⒈  周 官名,春官之长,掌邦国祭祀、典礼等事。

《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
明 清 亦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二·宗伯执持》:“时 高南宇 仪 为大宗伯,力持不可。”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 徐乾学 ﹞闻之,急问公( 韩菼 )姓氏……遂引入都中,援例中北闈乡榜, 康熙 癸丑会、状连捷,官至大宗伯。”

分字解释


※ "大宗伯"的意思解释、大宗伯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大宗伯”:

意思:大宗伯是中国古代官名,属于六卿之一,是周朝和汉朝的官职,主要负责祭祀、礼仪等事务。

康熙字典解释:大宗伯,官名。周官,六卿之一,掌祭祀、礼仪等事。

出处:《周礼·春官》:大宗伯掌建邦之天神、地祇、人鬼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

同义词:大宗伯有时也称为“大宾伯”、“大宾”。

反义词:无特定的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不负责祭祀、礼仪等事务的官职。

相关词语:宗伯、春官、礼官、祭祀、礼仪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大宗伯作为古代官职,与祭祀、礼仪等传统文化活动紧密相关,因此可能有一些与古代祭祀礼仪相关的民间故事或传说与之关联,但这些故事在网络上可能并不常见。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大宗伯的指导下,祭祀仪式庄严而隆重,体现了我国古代礼仪的庄重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