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降

词语解释
登降[ dēng jiàng ]
⒈ 增减。
⒉ 引申为改革。
⒊ 犹进退。指登阶下阶进退揖让之礼。
⒋ 上下。指从低处到高处,从高处到低处。
⒌ 起伏。一起一落。
⒍ 升降。
⒎ 立即降下。
引证解释
⒈ 增减。
引《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百官於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登降以数言之,非以位言之也。登谓增其数,降谓减其数也。”
宋 范仲淹 《六官赋》:“俎豆之事,登降而不失其宜。”
《宋史·食货志上一》:“按田莱荒治之迹,较户产登降之籍,验米穀贵贱之价,考租赋盈亏之数。”
⒉ 引申为改革。
引明 吴承恩 《<留思录>序》:“夫古昔盛时,天子巡狩方岳之下,列国诸侯采诗以献之,命太师陈而观焉,于以登降政俗。”
⒊ 犹进退。指登阶下阶进退揖让之礼。
引《墨子·非儒下》:“﹝ 孔丘 ﹞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
《韩非子·八说》:“登降周旋,不逮日中奏百。”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登降周旋’,指古礼也。”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荐于新宫。”
《宋史·乐志七》:“肃然威仪,登降周旋。”
⒋ 上下。指从低处到高处,从高处到低处。
引《文选·扬雄<甘泉赋>》:“登降峛崺,单埢垣兮。”
李善 注:“登降,上下也。”
汉 班彪 《北征赋》:“乘陵冈以登降,息 郇 邠 之邑乡。”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餘。”
清 赵翼 《茅山纪游》诗:“峩峩 九霄殿,登降纷摩肩。”
⒌ 起伏。一起一落。
引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
汉 班固 《西都赋》:“增盘崔嵬,登降炤烂。殊形诡制,每各异观。”
《隋书·天文志上》:“况人路迂迴,山川登降。”
⒍ 升降。
引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於是列髹彤之绣桷,垂琬琰之文璫,蝹若神龙之登降,灼若明月之流光。”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履薄非兢,临深罔战。授受靡諐,登降弗爽。”
⒎ 立即降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岁时亢旱,天子祈雨不得。
引良 乃曝身阶庭,告诚引罪。自晨至中,紫云沓起,甘雨登降。”
分字解释
※ "登降"的意思解释、登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暴风刮起云遮月,风停夜静雪花飘。雄鸡一唱天下白,银装素裹白皑皑。“大寒”飘雪兆丰年,喜乐愉悦庄稼汉。五谷丰登降瑞祥,来年丰收心喜欢。祝你大寒纳吉祥,愿君今冬身体康。
2.房老板登降价广告悼念亡母网友质疑"卖房秀"。
AI解释
词语“登降”的意思:
“登降”一词通常指上升和下降的动作或状态,可以用来形容物体或人的位置变化。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也可以比喻为事物的起伏变化。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登”字的解释为“上”,如登山、登高;而“降”字的解释为“下”,如降级、投降。将两者组合起来,“登降”则表示上升和下降的动作。
出处:
“登降”一词的出处较广,可以在古代文学、诗词、历史文献中找到相关用法。
同义词:
上升、下降、起伏、升降
反义词:
上升、下降
相关词语:
攀登、下降、上升、起伏、跌宕、跌宕起伏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登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古代诗词中的描写。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中,就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句子,其中“无边落木”可以理解为树木的“登降”。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小船在湖面上平稳地登降,游客们欣赏着两岸的美景。
2. 随着股市的波动,股价呈现出明显的登降趋势。
3. 每当登降飞机时,我都会想起那段难忘的旅行经历。
相关词语
- shēng wù jiàng jiě生物降解
- dēng shí登时
- jiàng dī降低
- dēng lù登陆
- jiàng wēn降温
- dēng chǎng登场
- dēng qiáng登墙
- jiàng lí降厘
- jiā jiàng家降
- dēng tú zǐ登徒子
- xià jiàng下降
- dēng dōng cè登东厕
- kān dēng刊登
- jiàng lǐ降礼
- dēng lù登录
- jiàng lì降戾
- dēng jì登记
- jiàng jià降价
- dēng dōng登东
- dēng fēng登丰
- dēng tiào登眺
- zhuó dēng擢登
- wǎn dēng晩登
- zhuǎn dēng转登
- dēng jiē登阶
- ér jiàng而降
- tóu xiáng投降
- jiàng pín降嫔
- dēng fǔ登斧
- shè shuǐ dēng shān涉水登山
- jiàng zhì降志
- míng shēng àn jiàng明升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