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ǎncuàn

点窜


拼音diǎn cuàn
注音ㄉ一ㄢˇ ㄘㄨㄢˋ

繁体點竄


点窜

词语解释

点窜[ diǎn cuàn ]

⒈  修整字句;润饰。

公又与韩遂书,多所点窜。——《三国志·武帝纪》
经他一点窜,这篇文章就好多了。

polish; delete and interpolate;

引证解释

⒈  删改;修改。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他日,公又与 遂 书,多所点窜。”
唐 李商隐 《韩碑》诗:“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杂觚·幕府拟稿》:“曾文正公 大事章奏,必令幕府诸贤,各创一稿,然后审择点窜。”

国语辞典

点窜[ diǎn cuàn ]

⒈  改动字句。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
《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字无点窜,笔不停纸;壮思泉流,清章云委。」

改削 删改 窜改

分字解释


※ "点窜"的意思解释、点窜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同时公司将按照有关规定,对公司章程进行相应点窜,并履行工商登记变换手续。

2.我们无法赞成对公约工的变动和点窜。


AI解释


词语“点窜”的意思:

“点窜”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对文字、文章等进行细微的修改或改正,尤其是指对文字的某些部分进行小的改动,以达到润色或修正的目的。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点窜”可能被解释为对文字进行小的改动,如“点,谓改字;窜,谓增删。”

出处:

“点窜”的具体出处难以考证,因为它是一个较为常见的词语,可能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文献作为其起源。

同义词:

点改

润色

改窜

纠正

反义词:

原封不动

一丝不苟

原样保留

相关词语:

点缀

窜改

改订

修订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点窜”是一个较为常见的词汇,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关联。但可以想象,在文学创作或学术研究中,作者或学者可能会通过“点窜”来讲述如何通过细微的修改使作品更加完美。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仔细阅读了全文之后,编辑对文章进行了点窜,使得文章的逻辑更加清晰,语言也更加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