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ì

抵兑


拼音dǐ duì
注音ㄉ一ˇ ㄉㄨㄟˋ

繁体抵兌

抵兑

词语解释

抵兑[ dǐ duì ]

⒈  犹抵换。

引证解释

⒈  犹抵换。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且京师之马,不必给 蓟 ; 蓟镇 之马,免於解京。互相抵兑,两为便益。”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陞迁·清钱粮》:“少则代赔,多则抵兑别役。”

分字解释


※ "抵兑"的意思解释、抵兑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抵兑”的意思:

“抵兑”是一个财务术语,指的是以某种方式(如货币、票据等)来清偿债务或交换价值的行为。它通常用于金融交易中,指一方用货币或其他可接受的资产来抵消另一方的债务或权利。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抵兑”这个词语,因此无法提供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但根据“抵”和“兑”这两个字的解释,可以推测“抵兑”可能与“抵偿”(以物抵债)和“兑换”(交换货币或资产)有关。

出处:

“抵兑”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由“抵”和“兑”两个词语组合而成的,常见于现代汉语的财务和商业领域。

同义词:

抵偿

兑现

清偿

偿付

反义词:

未兑

未偿

欠款

亏欠

相关词语:

债务

资产

货币

票据

交换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抵兑”是一个相对专业的术语,它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有一些关于债务清偿或价值交换的故事,其中可能涉及“抵兑”的概念。

用这个词语造句:

公司决定用部分库存产品来抵兑供应商的欠款,以期改善双方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