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īng qián
注音ㄉ一ㄥ ㄑ一ㄢˊ
繁体丁錢
⒈ 人口税。亦称“丁口钱”。
⒈ 人口税。亦称“丁口钱”。参见“丁赋”。
引《旧唐书·懿宗纪》:“安南 管内被蛮贼驱劫处,本户两税,丁钱等量放二年,候收復后别有指挥。”
《资治通鉴·后梁贞明四年》“先是, 吴 有丁口钱” 胡三省 注引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今之丁钱,即 汉 世算钱也,以其计口输钱,故亦名口赋也。”
清 孙枝蔚 《春日园居书怀》诗:“闻道柴门樱柿下,春来坐吏索丁钱。”
词语“丁钱”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语,它的意思主要有两个:
1. 指代丁税和钱粮,即古代中国对农民征收的人头税和粮食税。
2. 在某些地区或语境中,也可指代丁税或钱粮的总额。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丁钱”这个词语,但根据其含义,可以推测在古代文献中可能将其解释为与丁税和钱粮相关的内容。
出处:
“丁钱”作为一个词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可能是从古代的税收制度中演变而来的。
同义词:
丁税
钱粮
人头税
粮食税
反义词:
无税
免费免役
相关词语:
丁税制
钱粮制度
农税
工商业税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丁钱”是一个较为冷门的词语,网络上并没有广为人知的与它直接相关的故事或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农民们为了缴纳丁钱,不得不辛勤劳作,生活十分艰难。
这个句子描述了古代农民因缴纳丁钱而生活困苦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