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

东西


拼音dōng xī
注音ㄉㄨㄥ ㄒ一

繁体東西
词性名词


东西

词语解释

东西[ dōng xī ]

⒈  东面和西面。

东西植松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east and west;

⒉  从西到东的距离。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唐·杜甫《兵车行》
中国东西5000公里。

from east to west;

⒊  泛指四方。

叫嚣乎东西。——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four directions of north,south,west and east;

东西[ dōng xi ]

⒈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thing;

⒉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people and animal;

引证解释

⒈  方位名。东方与西方;东边与西边。

《墨子·节用中》:“古者 尧 治天下,南抚 交阯,北降 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水波远以冥冥兮,眇不睹其东西。”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高赞 看椅上坐。 钱青 自谦幼辈,再三不肯,只得东西昭穆坐下。”
叶圣陶 《黄山三天》:“文殊院 前边的 文殊台 比较宽阔些,可是靠南突出的东西两块大石,顶部凿平,留着边缘作自然的栏杆,那地位更窄了。”

⒉  从东到西。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秦 为 阿房殿,在 长安 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
《北齐书·文宣帝纪》:“先是,自 西河 总秦戍 筑长城东至於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餘里。”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一章:“举全地经纬分为百度,赤道之北五十度,赤道之南五十度,东西百度,共一万度。”

⒊  近旁,旁侧。

唐 薛涛 《十离诗·马离厩》:“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
宋 欧阳修 《四月九日幽谷见绯桃盛开》诗:“念花意厚何以报?唯有醉倒花东西。”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二:“同荷阴阳受埏埴, 金 张 只在岸东西。”

⒋  犹四方。

汉 焦赣 《易林·讼之未济》:“避患东西,反入祸门。”
唐 杜甫 《无家别》诗:“我里百餘家,世乱各东西。”
宋 晁补之 《鱼沟怀家》诗:“生涯身事任东西,药笥书囊偶自賫。”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人生游跡过如扫,鸿爪一瞥飞东西。”

⒌  指七、八十岁。按, 东晋 南朝 时钱陌不足,以西钱七十、东钱八十为百,故 齐武帝 以为百岁难期,遂借东西钱短陌之数为喻,犹言寿如东钱之八十、西钱之七十于事亦济。参阅 周一良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读书杂识》。

《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嶷 谓上曰:‘古来言愿陛下寿偕南山,或称万岁,此殆近貌言,如臣所怀,实愿陛下极寿百年亦足矣。’上曰:‘百年復何可得,止得东西一百,於事亦济。’”

⒍  物产于四方,约言称之为东西。古代亦以指产业。

宋 王溥 《唐会要·逃户》:“大中 二年制:‘所在逃户,见在桑田屋宇等,多是暂时东西。’”

⒎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明 朱有燉 《豹子和尚自还俗》:“我又无甚希奇物,我又无甚好东西,他偷我箇甚的?”
《红楼梦》第三五回:“凤姐 笑道:‘这一宗东西,家常不大做;今儿 寳兄弟 提起来了,单做给他吃。’”
沙汀 《闯关》一:“感情真是一种奇怪的东西。”

⒏  特指人或动物(含爱、憎感情)。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但犯着吃黄虀者,不是好东西。”
《红楼梦》第一〇三回:“王夫人 哼道:‘糊涂东西!有紧要的事,你到底説呀!’”
老舍 《二马》第三段一:“看那个老东西的脸,老像叫人给打肿了似的!”
贺敬之 《放声歌唱》诗:“天呵!叫我怎么养活呵--这个可怜的小东西?”

如:她养的几只小东西真可爱。

国语辞典

东西[ dōng xī ]

⒈  东方与西方。

如:「东西文化交流。」

⒉  从东到西。也作「西东」。

《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子丕继业,差役甚重,东西驱驰,未有宁岁。」

东西[ dōng xi ]

⒈  物品。

《红楼梦·第四五回》:「各色东西可用的只有一半,将那一半又开了单子,与凤姐去照样置买。」

工具

⒉  讥骂人的话。

如:「你是什么东西?竟敢如此放肆!」

分字解释


※ "东西"的意思解释、东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当时虽失的一件无足重轻的东西,究竟能够珠还合浦,我心里总觉喜欢得很。

2.他说话的时候看着我,一双眼睛漆黑而沉静,我忽然觉得他的人就像他的刀,表面上波澜不惊,但笔直的刀鞘中藏着锋利的刃,因饱经时光而显得愈加沉重,那是经历过岁月沉淀的下来的东西,能伤人,也伤自己。君子在野

3.我这垃圾清运有两部车,有一些燃油、还有一些修理,还要添置一些打扫卫生的工具,比如说扫把还要那个大板车这些东西,还要破损的垃圾桶的更换。

4.翘首远望,东西相连的山峦已变得五彩斑斓,南面海天相连蔚为壮观,北面山脚下的高楼也显得不再那么高大,四通八达的马路也变成了细细的“血管”,汽车就像血液在慢慢的流动,真有那种站高望远处,近在咫尺中的感觉。

5.财富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但是需要人们通过合法的渠道获得。

6.我只拍摄我所信仰的东西,如果我展现死亡,就是因为我承认这样一种真实的力量所在。那些经典的作品不管如何精彩,只是人类精神的复制品,而真实的肉体,生活或死亡,才是上帝的创造。

7.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经验,别盲目的迷信,那己经是“过时”的东西了,古人云:“世易则时移,时移则备变。”别让自己陷入经验的迷宫中。

8.被忽略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9., 雪总算是停了,北风却像被哪个狠心的东西打了一百杀威棒似的,鬼哭狼嚎地叫着,大有不把太阳公公叫醒就誓不罢休之势。

10.在我们竭尽全力自觉地根据一些崇高的理想缔造我们的未来时,我们却在实际上不知不觉地创造出与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东西截然相反的结果,人们还想象得出比这更大的悲剧吗?


AI解释


词语“东…西…”通常用来表示方向,指代东方和西方,也可以泛指各个方向或者各种事物。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东”字解释为:日出入之处,方位之一,与“西”相对;“西”字解释为:日入之处,方位之一,与“东”相对。

出处:

“东”和“西”这两个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是古代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

同义词:

东南西北、四方、方位等。

反义词:

南、北。

相关词语:

东方、西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东…西…”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很多,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相传古代有一位叫东方朔的才子,他机智过人,善于言辞。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问他:“你知不知道东方和西方在哪里?”东方朔回答:“东方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西方就是太阳落下的地方。”老人听后哈哈大笑,说:“你这个小滑头,我考你的是方位,不是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这个故事说明了“东…西…”既可以指方位,也可以指太阳的升起和落下。

造句:

周末,我和朋友约好去公园逛逛,东看看西看看,享受着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