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zhōu

东周


拼音dōng zhōu
注音ㄉㄨㄥ ㄓㄡ

繁体東周
词性名词

东周

词语解释

东周[ dōng zhōu ]

⒈  朝代,公元前770-公元前256,自周平王(姬宜臼)迁都洛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起,到被秦灭亡止。

引证解释

⒈  朝代名。从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 把国都从 镐京 东迁至 洛邑 起,至公元前256年被 秦 所灭为止。其间 战国 时代,作为中央政权的 东周 王朝,已名存实亡。

前蜀 韦庄 《咸阳怀古》诗:“山色不知 秦 苑废,水声空傍 汉 宫流……莫怪 楚 吟偏断骨,野烟踪跡似 东周。”

⒉  战国 时代的小国名。 周考王 分封的诸侯国 西周,传至 惠公,乃封其少子于 巩,号 东周。后为 秦 所灭。参阅《史记·周本纪》。

国语辞典

东周[ dōng zhōu ]

⒈  朝代名。(西元前770~前256)​周自平王东迁至赧王,都于雒邑,因在旧都之东,史称为「东周」。

分字解释


※ "东周"的意思解释、东周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北郊邙山上有中国最大的古墓群,主要是皇家陵墓,最远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

2.苌弘是东周大臣,因忠义蒙冤,相传死后其血化为碧玉,这就是成语“碧血丹心”的由来。

3.大江歌罢掉头东周*来,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AI解释


词语“东周”的意思:

“东周”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时间大约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这个时期是周朝后期,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后,周王室势力衰微,各个诸侯国逐渐强大,形成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格局。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东周”的解释较为简略,主要指出其是周朝的一个时期名称。

出处:

“东周”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史记·周本纪》。

同义词:

周朝后期、周平王东迁后

反义词:

西周

相关词语:

周公、周成王、周穆王、周幽王、诸侯、春秋、战国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东周”作为历史时期的名称,并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但在历史爱好者中,东周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等,经常被提及和讨论。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东周时期,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他的霸业使得齐国成为当时的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