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斗百草斗百草的意思
dòubǎicǎo

斗百草


拼音dòu bǎi cǎo
注音ㄉㄡˋ ㄅㄞˇ ㄘㄠˇ

繁体鬥百草

斗百草

词语解释

斗百草[ dòu bǎi cǎo ]

⒈  也称“斗草”。游戏。以花草名相对,如狗耳草对鸡冠花,以答对精巧者为胜。原为端午习俗。端午踏青归来,带回名花异草,以花草种类多、品种奇为比赛对象。此习早在南北朝时已形成。后世由此衍生出不用实物,而以花草名相对。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鬭百草”。一种古代游戏。竞采花草,比赛多寡优劣,常于端午行之。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戏。”
唐 郑谷 《采桑》诗:“何如鬭百草,赌取凤皇釵。”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七出:“清晓,侍婢不惜千金,相呼斗百草。”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院公踢气毬不好,便和你鬭百草耍子。”
亦省作“斗草”。 唐 白居易 《观儿戏》诗:“弄尘復鬭草,尽日乐嬉嬉。”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二折:“佳人鬭草,公子粧幺,鞦韆料峭,鼓吹游遨。”
《红楼梦》第二三回:“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鸞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
清 彭孙遹 《金粟闺词》之四四:“鬭艸归来香径里,裙花深处涴芹泥。”

国语辞典

斗百草[ dòu bǎi cǎo ]

⒈  乐曲名。隋炀帝令乐正白明达所作。

《隋书·卷一五·音乐志下》:「令乐正白明达造新声,创万岁乐……斗百草、泛龙舟……等曲。」

⒉  端午节斗百草以为戏。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

分字解释


※ "斗百草"的意思解释、斗百草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斗百草”的意思:

“斗百草”是一个古代中国的民俗活动,尤其在江南地区流行。这个活动通常在清明时节进行,参与者会采集各种花草,然后根据花草的种类、数量、颜色等特征进行比拼,以展现自己的知识丰富和采集能力。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斗百草”这个词语,但根据其构成可以推测,“斗”通常指争斗、比赛,“百草”则指各种花草,结合起来可能指的是一种以花草为内容的比赛或游戏。

出处:

“斗百草”的具体出处不详,但作为一项民俗活动,它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可能零星出现,尤其是在描述民间风俗的文献中。

同义词:

比草、赛草、斗花、斗草等。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但与之相对的概念可能是“不斗”、“不赛”。

相关词语:

采花、赏花、园艺、花草、民俗、节日活动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斗百草”这个词语可能与古代的节日习俗有关,例如清明节的习俗中就有斗百草的活动。在网络上,可能会有一些关于古代少女们在清明节期间斗百草的故事,但这些故事往往缺乏具体的文献记载,更多是民间传说的形式。

造句:

春天到了,公园里的孩子们纷纷开始斗百草,他们一边采集着各种各样的花草,一边兴奋地讨论着各自收集到的稀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