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òuchuāng

痘疮


拼音dòu chuāng
注音ㄉㄡˋ ㄔㄨㄤ

繁体痘瘡
词性名词

痘疮

词语解释

痘疮[ dòu chuāng ]

⒈  天花1。

引证解释

⒈  即天花。参见“天花”。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小儿疮痘》:“痘疮切不可多服升麻汤,只须以四君子加黄芪一味为稳耳。”
《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期岁方过,此女害了痘疮,医药不效,十二朝身死。”
清 朱奕梁 《种痘心法·论痘源流》:“东汉 马伏波 征 交趾,南方湿热与相火煽动,遂染痘疮,侵入中国。”

国语辞典

痘疮[ dòu chuāng ]

⒈  一种传染性极强且危险的疾病。参见「天花」条。

分字解释


※ "痘疮"的意思解释、痘疮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内服时用温水冲调,每日3次以上,外敷可用蜂蜜涂在痘疮上。


AI解释


词语“痘疮”的意思:

痘疮,指痘疹,是因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丘疹,有时伴有瘙痒或疼痛。在中医中,痘疮也指痘疹类的疾病。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痘疮”的解释为:“痘疮,痘疹也。痘,痘疹也。疮,病也。痘疮,痘疹之病也。”

出处:

痘疮一词的出处较早,可追溯到古代医学文献。在《黄帝内经》等古代医学典籍中就有关于痘疮的记载。

同义词:

痘疹、痘疮病、痘毒、痘疱、痘子

反义词:

无特殊反义词,但可以与“无痘”、“健康”等词语相对。

相关词语:

痘印、痘痕、痘疤、痘苗、痘疹、痘疹病、痘毒、痘疱、痘子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痘疮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提及一些与痘疮相关的历史事件。例如,中国古代的痘苗接种,即通过接种痘疮病毒来预防天花,这一方法被称为“人痘接种法”,是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成就。

用这个词语造句:

去年夏天,小明不幸患上了痘疮,皮肤上出现了许多红色丘疹,让他非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