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u

都肄


拼音dōu yì
注音ㄉㄡ 一ˋ

都肄

词语解释

都肄[ dōu yì ]

⒈  谓检阅操练士卒。

引证解释

⒈  谓检阅操练士卒。

《汉书·王莽传下》:“时 忠(董忠 )方讲兵都肄。”
颜师古 注:“肄,习也,大习兵也。”

分字解释


※ "都肄"的意思解释、都肄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都肄”的意思:

“都肄”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指的是都城中的学校,特指古代的太学,即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直接收录“都肄”一词,但根据其词义,可以推断其与“肄业”或“肄馆”相关,意指学校或学习的地方。

出处:

“都肄”一词的出处不明确,但根据其词义,可以推测它起源于古代,与教育、学校有关。

同义词:

太学

学宫

肄馆

反义词:

无同义词

相关词语:

肄业:在学校学习

学子:学生

教授:教师

书院:古代学校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都肄”一词较为冷门,目前没有广为人知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昔日,都肄中的学子们勤奋好学,为国家培养了无数栋梁之才。